厦门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国际贸易学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厦门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论述题考研基本背肖四就行了。肖四一般是考研前一两个星期发售,所以一拿到肖四就要开始背论述,一定要多背几遍背熟(注意不要买到盗版)。虽然肖老不一定全能压中,但其实肖四的材料十分丰富,你背完之后就算考场上出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凭着你积累下来的材料基本上自己也可以扯上。不放心的话可以搭配徐涛的论述小黄书(最后20题)。我是背了小黄书的,也证实今年有肖老没有押到的题小黄书上出现了。如果你的时间充裕的话或者想取得政治高分的多看看是可以的,但是记住要保证有一份是完完整整背的滚瓜烂熟的,切记贪多嚼不烂。还有,马原这门课,因为难结合热点所以押题比较难压中,所以最好在背押题卷的同时,自己能把各个原理给整理完背下来。我当时是主要背的肖四,到考前,肖四基本上背了三四遍,然后把马原原理背了一两遍。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始终是考研过程的重点。初期要吃透课本,重基础,基础打好了才能游刃有余。感觉基础可以了,就开始接触真题,一直在做《复习全书》和配套的历年真题,感觉还不错。我们可以从真题中去把握潜在的规律,分析出自己的弱点是哪一类题型,再重点练习,基础的内容要保证一定的正确率,再慢慢攻克难题,相信会取得不错的分数。个人感觉数学较难虽然不能保证每道题完整无缺做下来,但每道题都能写上一些,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而且尽量多写,就有得分的希望,不至于拉分。数学是重点,是提分的关键,做题是手段,但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要多想想,多思考,学习巧妙的答题思路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词汇量是基础,我反反复复研读了单词书大约七八次,后来还用另一种版本的单词书再次温习了一遍。真题务必深入练习,初次接触时可按板块来,比如一段时期专攻阅读,另一时段专注新题型,通过分析错误找出问题所在。进度慢点没问题,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真题的价值。第二次练习时,应严格计时,以培养整体的答题节奏感。同时,可以把那些复杂的长句挑出来,亲自翻译,梳理语意,这既能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也能提升翻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尝试学习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在写作时模仿运用。我发现,相比阅读部分,英语作文更易于拉开分数差距。今年考试时,由于花了近一个半小时写作文,导致后续阅读部分做得不够理想,出现了不少疑问。不过,最终的成绩并没有我想得那么差。我认为,这可能得益于我对作文的用心撰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宏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模型是核心。例如,AD-AS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分析经济周期、政策效应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其动态变化机制。IS-LM模型和 Mundell-Fleming模型对理解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至关重要。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也是考察的重点,一定要对Solow模型和RBC模型有清晰的认知。
在微观经济学部分,供求理论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不仅要在理论上理解透彻,更要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消费者行为理论,如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以及生产者行为理论,如成本理论和利润最大化原则,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市场结构部分,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垄断等四种市场形态的特征和决策规则要熟记于心。博弈论虽然不是每个学校的必考内容,但其在理解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最佳的方式。除了课本,阅读经典的经济学教材如曼昆或萨缪尔森的著作能帮助深化理解。做大量的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提升解题技巧和速度。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所以思维导图和笔记整理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它们有助于梳理知识框架,增强记忆。
再者,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这不仅能从他人的思考中获得新的启示,也能锻炼自有的表达和论证能力。定期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因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且相互关联,只有持续的温习确保知识点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