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环境学院环境科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的大题可以根据每年的时政来押题,也可以综合各个模拟卷中的大题来总结,或者背诵最后的总结册子(启航啊徐涛的小黄书啊),我是没有来得及看,只是背诵了肖四,不过今年的押题押的好,基本押中是意外之喜。风中劲草:一本完全没有任何多余内容纯背诵知识点的书,在11月会出吧,这本书我是和大纲配合使用的。前一天下午看完一节大纲做1000题(1000题做了两遍),第二天早上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把风中劲草上这一节的知识点再背诵一遍,反复记忆,效果不错。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轮复习高数部分粉皮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很经典稍难冲高分强推),线代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两个都是一边看书一边做题,习题能自己写的决不偷瞄答案,看了答案也要跟着思路自己算一遍,不能偷懒,我一般还会在旁边批注解题思路和要点。有条件的话全书要看两遍。我投入在数学的时间不是很多,平均每天5个小时左右。一轮下来前面的部分就会遗忘很多,第二轮主要就是通过习题来恢复记忆整合提升,我用的是660题,做题之前一般会写一下整章的知识点总结,对加深基础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后期一个月就是每天上午一套数学题,可以真题和模拟交叉着做适应不同风格。真题做熟可以完美驾驭高频考点,但是还是有很多边角知识点照顾不到,这个时候模拟题的预测作用就凸显出来,我从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中抽了10套做,那道差分方程的题预测题就做过好几道所以答的很顺利。级数的部分一直有很大漏洞抱着侥幸心理就没有补,结果考试的时候那道级数的大题是全靠想象力胡编很难过。后期真题的分数稳定在135+,模拟题120+。遇到遗忘的知识点一定要抽时间做专题复习,做模拟卷受挫是很正常的,我通常做三四天综合会花一天时间填补盲点。如果有再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会再多做一些模拟题,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度还是不足,所以考研复习实在是宜早不宜迟。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坚持浏览词汇,让它们在眼前频繁出现,时间一久,记忆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我偏爱那种无序精选的单词列表,它精简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我的词汇书籍通常来自于购买真题套组的赠品,一本包含了考研必备的2000个词汇,另一本则是汇集了历年试题中出现的陌生词汇(按高频、低频和未出现频率分类)。我习惯每天投入一至两小时来背诵,并尝试联想拓展,例如,我会将学过的同义词和相似拼写的词整理在一起,这样一来,每次遇到某个词时,也能同时回顾其他相关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学概论是一门涵盖了生态学、地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课程,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必须对“环境”有深入的理解,包括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这需广泛阅读,建立起全面的环境知识框架。
环境问题的学习不能脱离实例。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问题,是关注的重点。要深入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扎实,也需关注最新的科研进展和政策动态。
再者,环境科学中的环境化学部分不容忽视。污染物的来源、性质、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环境影响,这些都需凭化学知识来解析。对这部分,我建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兴趣,又能加深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记忆+应用”是最有效的。理解和消化每一个概念,尽量做到能用自有的话解释清楚;,凭做题和笔记巩固记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比如分析一个环境问题,设计一个解决方案,这会大大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定期复习和讨论也是关键。和同学一起组队,定期回顾知识点,互相提问,这样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激发思考,发现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