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体育教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体育部体育教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教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10月1日按时启动了政治复习,首先仔细阅读了一遍政治教材,但未进行习题练习。完成初次阅读后,我着手解答2000题集,每完成一小部分便核对答案,并对错误之处做好标记(值得一提的是,肖秀荣的2000题答案位于题目下方,既有便利也有干扰,我个人推荐首次做题时用一张纸遮住,以便错题能深入理解注释。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已无暇逐一深究每个题目,只能依赖记忆了)。进入12月,我发现之前学的知识点大多遗忘,于是重新浏览了一遍教材,并再次回顾了2000题,这样基本上就进入了备考的尾声。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不算高也不算低,和政治一样处于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极差,六级不过堪堪飘过,但读写能力还不错,这或许得益于我有时候会浏览一些英文网站或者看一些英文新闻。我认为,考研英语的难不仅仅在词汇和语法上,还有用英文语言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因为有的时候文章和题目你都看懂了,但依然做不对题目。当然,首先词汇是基础。我用的单词书就是俞敏洪主编的乱序绿皮单词书。当然其实用什么单词书差别不大,关键是要坚持背下去,不能偷懒。而且后期主要是从真题里面背诵单词,单词书是前中期使用的。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我用的就是丁晓钟的历年真题超精解(一起买了外刊超精读,但其实没怎么看,感觉用处不大)。同时买了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作为对照和参考。真题我一开始就上手做了,并且一开始就选了最难的2010年真题上手(结果相当惨烈……)。说这个是想说,这几年的英语都比较简单,但我们备考要做好考最难英语的准备。阅读的话,我一开始错误率蛮高,大概错七八个的样子,后来分析原因,发现我喜欢用固有的逻辑解题,而不是从文中找答案。而考研英语的题目是不能想当然的选答案,必须要从文章里面找出答案(多数是对正确选项的变形)。后期我阅读的错误率就能保持在五个以下(这是第一遍的错误率,第一遍以后真题作为自我检测工具价值就大大降低了)。长难句的话,我认为其实真正要求弄懂长难句的题目是翻译,而阅读对长难句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大致能推测出句子的意思即可,因此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付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即可。从第二遍开始,真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哪些单词不熟悉,哪些短语搭配频繁出现,哪些圈套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跳进去……这些都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做题发现的,反正具体做了几遍我也没有统计,就是翻来覆去的练习。阅读做到最后是一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题目。作文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看王江涛的作文书,王的作文相比朱伟的比较朴实,也更容易背诵。王的作文大概是从九月底开始看和背诵。我主要就是背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几年的真题这样子,其他的押题作文也没有背,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后期又买了张剑黄皮书的作文,但感觉除了一些素材也没怎么背,而且那些素材最后也没有用的上。所以我的作文考的也不是很好,估计大小作文加起来也就十七八分这样。我觉得,作文主要还是要有自己的套路,光靠背模板作用不大,而且考试的时候那些平时背的滚瓜烂熟的模板也不一定能想得起来。最好能总结出自己的文章格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体育综合这门科目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了体育教育理论、体育训练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多个领域。对这些基础知识,理解和记忆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例如,运动生理学中的能量系统理论,需理解不同类型的运动如何激活不同的能量系统,这对设计合理的训练计划至关重要。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先从宏观层面把握各科目的核心概念,再深入到具体细节。比如,将运动生理学分为肌肉收缩机制、能量代谢、运动适应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再细化知识点。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在答题时有条不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育教学专业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需结合实际操作。你尝试参与一些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这样既提升实践能力,也你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例如,凭实际的体育教学,你能更好地理解如何按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技能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案例分析也是备考的重要一环。阅读并分析体育教学的成功或失败案例,帮助理解理论在真实场景中的运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关注最新的体育教育研究动态,这对拓宽视野和深入理解学科前沿非常有益。
模拟试题的练习不容忽视。凭做题,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定时模拟考试,能帮助调整答题速度,提高考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