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化学学院应用化学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十一月份,我启动了任汝芬的《序列一》阅读,同步进行着《序列二》的练习。直到十二月初,我才勉强完成了一轮《序列一》的学习,然而之前的内容大部分已被遗忘,感觉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在十二月中旬,我购入了冲刺讲义,并参照同学的标注划出了关键点。接下来的不足一个月里,我全力以赴地背诵这份讲义以及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
考研数学方面:
人们常说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这话确实不假。数学在考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最耗费时间的科目。我认为首要任务是深入研读数学教科书,通过完成课后练习来初步掌握知识。接下来,可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市面上有二李系列和李王系列的复习书籍,我个人更偏向于二李,不过第二年我也参考了李王的书。阅读复习全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可能多地通读几遍,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精通,因为一些过于复杂的题目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我在看书时遇到难题,会尝试思考片刻,如果解决不了就会立刻查看答案并分析为何自己未能解答,接着熟记解题步骤。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各异,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
到了后期,重点转向大量刷题。我购买了许多习题集,比如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题以及李永乐的660题,其中我做了最多的便是660题,两年内大约做了四到五遍。尽管难度较大,但我从中获益匪浅。坦白讲,我不是个有恒心的人,很多资料刚开始时感到新奇,但真正坚持做完的寥寥无几,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不论选择哪本习题集,都要认真完成,彻底理解每一道题,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冲刺阶段要重视历年的真题,务必多做几遍。我使用空白纸写下答案及解题过程,随后进行修正,后期空闲时多回顾,发现这种方法相当有效。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历年真题。主要做完型和阅读部分,每天的量不在多,关键是熟悉真题的感觉以及保持做题的状态。做完1997-2019的真题时间大约已经到了12月上旬,剩下的半个月中我做了一些模拟题,模拟题不要在乎对错,关键是保持手感,避免生疏。真题作文我没有全部都写,写了几篇有代表性的题目。作文的书写我有高中时候练习的手写印刷体,因此没有专门练习书写,书写不太好的同学可以买字帖练习一下,英文书写很好练,提高是立竿见影的。关于单词,我没有使用单词书,我之间准备过托福考试,曾经按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法集中突击过托福单词,因此考研期间只是每天坚持使用扇贝单词保持对于单词的熟悉,每天的量为500。背单词我只有一句话:一次大量,多次反复。对于单词始终背的不好的同学,我强烈推荐看一下《17天搞定GRE单词》这本书并按照书中的方法操作。单词量的多寡与阅读的速度和正确率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基础化学部分,理解和记忆是关键。这包括原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酸碱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各种化学问题中。例如,理解氧化数的变化规律对解决氧化还原反应题目至关重要。定期回顾和做题强化记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有机化学需你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如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反应,这些都是常考点。我建议凭绘制反应路径图来帮助记忆,将每个官能团的转化过程可视化,这样更清晰地看到反应之间的联系。
再者,物理化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动力学速率方程等都是重要考点。这部分内容抽象,但理解了背后的物理意义,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会推荐使用实例分析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例子相结合,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题能力。
实验技能也是考察的一部分。虽然不是笔试内容,但在面试中可能会被问及。熟悉基本的实验操作,如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等,了解其原理和步骤,能显示出实践能力和对化学的全面理解。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系统性和针对性。系统性是指要按照知识体系进行复习,确保没有遗漏;针对性则是按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找出常考点和难点,集中精力突破。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也很重要,保持好的身心状态更好地吸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