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历史学系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初期,我研读了肖秀荣教授的《精讲精练》(次年使用《大纲解析》)、《1000题》以及他的《历年真题解析》。此外,我还借助徐之明的《逻辑图解》进行学习。进入中期阶段,我以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为蓝本,专注于背诵选择题的关键考点,并通过蒋中挺的《客观题应试宝典》来掌握易混淆的知识点。到了复习后期,我投入大量时间背诵大题和模拟试题,利用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八套卷》和《四套卷》,以及徐涛的《八套卷》、蒋中挺的《五套题》和阮晔的《四套卷》作为资料。对于大题的备考,我还参考了徐涛的《考研政治必背20题》,其内容十分精炼。整个政治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1000题》了解基础知识以应对选择题,然后背诵笔记来牢记所有基本知识点,最后则是准备主观题的大题。
对于那些对政治感到困惑的同学,比如我这个理科生,特别是对马哲政经感到吃力的,我不建议等到《大纲》发布才开始,而是推荐直接从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入手,每读一章就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可以尝试今天阅读一章,第二天完成对应的习题,以便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并巩固记忆。一开始,错误在所难免,尤其是马哲部分,由于难度较大且题量多,可能需要每天一章。而毛中特和近代史可以尝试每天两章,如遇到章节题量过大,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绘制逻辑图或思维导图会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这些纷繁复杂的知识点。
完成第一轮《1000题》后,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题,理解出题模式和考查重点。接着快速重做《1000题》第二遍。当徐涛的《冲刺笔记》出版时(大约在十月中旬),每天背诵一至两章。我个人偏好《冲刺笔记》,因为它对易混淆知识点做了很好的归纳,版面简洁,内容更加精炼,使得背诵更为高效。背过一轮后,再次做《1000题》,你会发现错误明显减少,甚至无需查阅书籍就能解答。此时,你可以同时进行第三次《1000题》的练习和第二次《冲刺笔记》的背诵,这将为后续的模拟题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时间有限,可以省略第三次《1000题》的练习,不过我当年连第二次都没完成,导致后来模拟题中出现许多错误,我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整理错题,因为知识点不够清晰。
鉴于我当时的时间极其紧张,所以提前准备至关重要,以免留下遗憾。即使我没有完成三次《1000题》的练习,但我非常认真地背诵了《冲刺笔记》,尤其是那些易混淆的知识点,我相信这是我取得较好政治成绩的关键。政治中有许多需要对比记忆的相似知识点,多次回顾,确保不再犯错。
考研英语方面:
其实考研英语不专门考语法知识,我们只需要了解基本的语法规则就好了,不必去深挖。我建议的复习书是:《于慧真题100篇》(英语一),共三本,光明日报出版社,张剑考研英语黄皮书中送的考研英语词汇,很小的一本。冲刺前英语一定要保持每天2小时,不要太多更别少了,多的话主要是忽视了专业课等的积累,因为英语提分比较慢,但是坚持非常重要,单词、阅读、作文,都是积累下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历史的脉络至关重要。历史学基础不仅仅是记忆一系列的事实和事件,是要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和历史演变的规律。你需将每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放在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思考,去探究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世界。
广泛阅读是提升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对历史的理解并不仅限于教科书,它鼓励阅读原始文献和学者的研究论文。我建议你不仅要读教材,还要阅读各种历史专著,尤其是那些关于世界史的经典著作,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等,这些都能帮助你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
再者,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也很重要。历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学科,需有条理地整理和记忆。你尝试建立一个时间轴,把重要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标注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能你看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实践性的学习也不能忽视。你尝试做些小型的历史研究项目,比如选一个历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小论文。这个过程会帮助你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
持续的复习和自我测试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定期回顾笔记,做一些模拟试题,检验学习效果,找出盲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