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开始复习时在八月中旬,刚开始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命题人1000题》,期间跟着老师上课加强学习。当时也是在《精讲精练》的书上做了很多笔记,但后期基本没有再翻过。十一假期结束后政治一遍完成,开始从后往前做《命题人讲真题》,只做选择题,看一下大题的出题方式,其中马原要弄懂如何从材料中得出应用的原理。随后开始二刷《1000题》,只做重点章节,同时开始看《风中劲草》。《肖八》到手开始做选择题,有时间就看一看大题,同时开始看《形势与政策》。后期吃饭和午休时会看一看1000题的错题。最后就是拿到《肖四》做选择题,疯狂背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人家说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也没错,数学考得好是很拉分的,数学也是最耗时间的一门课程,我觉得最好应该把数学教材好好的看看,做做课后习题进行第一遍学习,然后就可以上复习全书了,市面上有二李的和李王的,我个人更倾向于二李的,但李王的我在第二年是也看了,看复习全书是个浩大的工程,尽量多看几遍,其实不用全部都会,有些太难考验是不会考的。我看书的时候有不会的题目就想个几十秒,不会的话就立即看答案然后分析为什么我没想出来,然后记住这题的解题过程,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只要可以学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到了最后就是大量的做题阶段了,我买了很多题目,有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李永乐的660等,660题我做的最多,两年加起来应该有四到五遍,虽然题目很难不过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说句实话我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许多资料我都是开始的时候新鲜,但认认真真完成的好像没有几本,这是我最大的缺点,希望大家不要和我一样,无论哪本习题集认认真真的完成,吃透每一道题就可以考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最后就是冲刺阶段的试卷,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多做几遍,我做真题的时候是用一张大白纸,选出自己的答案并且把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写上去,然后再修改,到后期有空的时候多看几遍,感觉这样会比较好。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得阅读者得高分”的说法。英语难点主要在于词汇和复杂冗长的句子,而选择题的迷惑性并不大,关键在于理解文章主旨。因此,备考时,考生应精做真题以掌握核心词汇,并学习剖析复杂的句子结构。同时,需要梳理解题策略,了解错误选项的设计模式,找出正确与错误选项的差异。对于完形填空,虽然近期难度有所降低,但由于其本身的挑战性和较低的分数权重,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优先放弃,而有一定能力的考生则可借此提升综合竞争力。至于作文,似乎没有捷径,主要靠背诵优秀范文,构建个人写作模板,并依据模板进行反复练习,从而建立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框架。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高分子化学,核心在于理解聚合反应的类型、机理以及影响因素。掌握自由基、离子型、配位聚合等主要聚合方式的特点,特别是它们的链增长过程和终止机制。要熟悉各种引发剂、催化剂的作用,并能分析不同条件下聚合物的分子量控制。高分子的化学改性也是重要的一环,比如接枝共聚、交联反应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
高分子物理部分,关键是理解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这包括链结构(线性、支化、交联)、聚集态结构(结晶、非晶)对性能的影响,如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强度等。理解并掌握聚合物溶液的行为,如Flory-Huggins理论,以及相行为如液晶、凝胶状态等。橡胶态和塑料态的转变,以及高分子的松弛现象,如玻璃化转变、结晶动力学等,都是需重点研究的内容。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关键。深入理解原理,尽量避免死记硬背。例如,凭绘制反应机理图来帮助理解聚合过程。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形成知识网络,有助于巩固记忆。尽可能多做实验或模拟实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会极大地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尝试设计实验,预测结果,凭查阅资料验证,这样既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参加学术讨论和研讨会非常有帮助,它能我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开阔视野,也锻炼了我批判性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利用在线资源,如科研论文、教材补充材料等,也能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