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每年大纲在九月中旬出,我复习政治是在大纲出来以后,每天中午和晚上抽出两个小时复习政治,基本是看别的科目累了就看看政治缓解一下我的红宝书基本上没看,买了之后发现排版很乱,题目也比较偏,所以我基本上看的是肖秀荣的资料,但是后期感觉自己政治开始的有点晚,吃了点亏,所以建议大家在暑假开始,大概7、8月开始就开始写肖秀荣的书(当然,红宝书比较全,你可以用来做补充,我也有同学没买肖考了八十多)。我写政治的时候是看一节写一节,错题用铅笔标记一下,因为后期还要反复写错题。大概到了11月开始看风中劲草,几乎人手必备吧,里面把历年考过的小知识点列的很详细,而政治的选择题一般除哲学外是不会跟近些年考过的题重复的,所以还是值得一看的。最后大概到了12月,就看肖八的选择题,大概到12月18这样子,开始看肖四,背肖四大题,当然我也背了蒋五,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你只背肖四就行了,时间有空余可以背其他的。(我们这年肖四几乎都押中了,你只要背了就有话。总的来说,政治不拉分,差不多重视就可以了,前期不要花太多时间精力。
考研数学方面:
自我感觉在数学方面还算得心应手,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四月份我就开始研读教材,到了暑假,复习进度格外高效。对于课后练习,我会挑选部分题目来做,并非全部完成。五月份进入复习全书阶段,做完一轮后,我发现有些错误本可避免,有些则是我真的不懂,于是做了标记,并在第二次复习时专注于解决那些难题。七月份,我回顾之前的笔记,自我提炼了数学知识,以构建一个明确的解题思维框架,这样在面对问题时能更清晰地理解其考查点。八月份我开始刷历年真题,某些年的题目颇具挑战性,我用了一个月才完成第一轮,感觉不尽如人意,于是又重做了一遍,并深入探究各年试题的模式,自己进行了归纳总结。十一月份,我购买了模拟题,难度较大,我建议尝试,但不必太在意正确率,关键是要理解解题策略。
考研英语方面:
除了阅读,作文也是重头戏。考研英语的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一般都是根据漫画谈感想,小作文则是偏书信的应用文。我复习作文的方法很简单:小作文,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题材,每种题材分别背诵一到两个模板,同时积累作文常用的高频句型和高频词;大作文也类似,首先背熟几个经典的模板(正反面、积极消极),同时多多背诵经典的句型和高端词汇,最后要通过真题作文好好练习,要坚持每天都背,每天都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与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包括了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性能以及加工工艺等多个方面。在备考时,我将这个大主题分解为几个核心部分:材料的分类与性质、晶体结构、相图理论、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等。
对材料的分类与性质,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是基础。深入理解这些性质如何影响其实际应用非常重要。例如,金属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陶瓷的硬度和耐高温性等。
在晶体结构部分,理解晶格理论和点阵模型至关重要。要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晶体结构,并能凭X射线衍射等实验技术解析材料的晶体结构。
相图理论是材料科学的核心之一,需理解和掌握各类相图,如二元相图和三元相图,理解它们表示的信息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是解决材料制备和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工具。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学习,要求理解拉伸、压缩、弯曲等基本试验,以及杨氏模量、泊松比、熔点、热膨胀系数等重要参数。了解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应力下的行为也是必要的。
关于腐蚀行为,需理解腐蚀的基本类型,如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以及防腐蚀的方法,如镀层、合金化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结合教材和参考书,理解概念的多做练习题。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对复杂的理论,尝试用实例或实物来帮助理解。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导师答疑,也能有效提升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