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光机电微纳制造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机械与车辆学院光机电微纳制造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光机电微纳制造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天看书很累,很压抑,看第一遍的时候比较慢,也比较细,第二遍的时候就查漏补缺,第三遍就是巩固一下。资料就是肖大大的全套材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肖四,肖八。有一句话就是得选择题得天下,选择题是拉分最明显的地方,说实话,论述题拉不大开分。论述题我只背了肖8和肖4,因为肖4、8上面论述题的答案太多了,后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真得背不完,简版的相对好一些。我感觉不在资料多少,没必要把各个考研名师的试题买来都做,认准一个一直跟随下去就好,后期可以买点押题,做做选择题,查漏补缺一下。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像我就属于对数学比较感兴趣的那类,但是我最突出的弱点就在于很马虎,老是算不对,这在实际考试中是很吃亏的。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我可能每道题都有一定的思路,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每道题都有扣分。所以大家在基础知识已经扎实的前提下,一定要更注重计算能力。数学的辅导书我买了很多,做了很多,结果就是每个阶段我都在买数学参考书,个人而言也比较推崇数学的题海战术,当然在题海战术之后更要注重总结。然后就是数学的学习一定要结合总结,这个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是很难悟出来的。总的来说,数学也就两点、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练习,学习基础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最后就是一种每天定时定点期待做题的状态;然后练习不是说每道题自己知道怎么做就ok,一定要每个环节都要亲自实践、亲自练习,这样在临场考试时出的差错也会少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在寒假之前,我一直专注于研习何凯文的1575,遇到生词便查阅含义,并记录于笔记本中。寒假过后直至三月底,我转而学习朱伟的恋练有词。进入三月,我开始每日早晨记忆单词,然后整个白天直至晚上都专心攻读专业课程。五月起,我的日程调整为早晨背单词,下午则致力于考研真题,特别是阅读理解。起初面对高错误率,如每五道题仅能答对一至两道,这让我颇感挫败。这时,我改用张剑的黄皮书来刷题和背单词。书中英文原文与中文翻译并列,我会对照中文标注原文中的词汇,并着重记忆每篇文章后面的注解。第一轮真题练习在暑期开学前告一段落。我没有深入探究错误的根源,认为问题主要出在词汇不熟、句子理解困难上。因此,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熟悉真题,积累词汇和表达。
暑假期间开始了第二轮真题训练,得益于前期的积累,这次的表现有所提升,每篇阅读的错误数量减少了,最少错两题,最多错三题。看到自己的进步,我更加坚定了从真题中学习单词和短语的决心。七月中旬,第二轮结束,九月至十月进行了第三轮,这一次我开始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探索出题模式,但仍没有着手整理错题和单词,只是持续记忆单词及阅读原文。到了十一月,我每天下午按照考试的标准,完成至少四篇阅读并改正错误,同时记录那些还不熟悉的单词。次日早晨,我会先回顾前一天整理的内容,下午则继续做题和整理。十二月,阅读理解的训练并未松懈,我还加大了对作文的投入,研究历年真题的作文,并尝试自己写作。由于素材匮乏,我购买了作文预测书,参考何凯文的英语作文冲刺讲义,大约写了十篇左右,然后重点背诵。此刻,我集中精力记忆自己笔记上整理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其实,我并没有做很多模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原因,包括牛顿三定律、动量、角动量、能量守恒等基本概念。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理论至关重要。
牛顿三定律是理论力学的核心。第一定律阐述了惯性的概念,第二定律建立了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称性。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三个定律,解决大部分的动力学问题。
动量和角动量的概念以及其守恒定律也是考试的重点。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角动量则反映了物体转动的状态。理解它们的定义和计算方式,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如碰撞问题、刚体旋转等问题,是考试中的常见题型。
再者,能量守恒定律是另一个重要的考点。动能、势能和内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转换和守恒,需深入理解并能进行定量计算。特别是保守力做功与势能变化的关系,以及非保守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要能够熟练掌握。
振动和波动部分也不能忽视。简谐振动的理解、周期和频率的计算,以及波的基本性质如波长、频率、速度的关系,都是常考的内容。
学习理论力学,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非死记硬背。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论,不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题能力。定期复习,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对长期记忆也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