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颇有心得,尽管分数差距可能不大,但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绊脚石。建议大纲发布后着手复习,大纲通常在九月中旬公布。一旦出来,立刻入手,光阴似箭。接着,仔细研读大纲,我那时设定每日阅读量为30页,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部分较复杂,所以我设定了每日20页的目标,力求理解每一个句子。看完后,配合着做1000题(每天同步进行)。完成题目后,再次浏览并默记每道题及其解析,尤其是错题要在大纲中标注,即使后期没时间再看大纲,标注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加深记忆。从复习政治的第一天起,就要开始积累记忆,切勿拖延至最后一刻。按照这个速度,大约在10月中旬,大纲和1000题应该已经完成。这么做是为了把握复习的节奏。随后,挑选一本类似1000题的练习册,比如大纲解析配套习题或风中劲草。这时可以快速过一遍题目,做题本身就是巩固记忆,重要的是错误的题目必须回查大纲或解析以确保理解。11月初,你应该结束了第二轮刷题,并开始看一到两遍风中劲草的核心知识点,同时完成肖秀荣的八套卷,浏览一遍他的时政手册。到了12月,进入密集刷题阶段,尽可能多做模拟题,尤其关注肖爷爷的四套卷。考试前两周开始背诵四套卷的大题,初期难以记住没关系,关键是要在考前熟记,否则就准备熬夜吧。一个小技巧,我喜欢找出重点,避免无效努力,所以我将几个重要机构的模拟题对比分析,查看大题的重复率,重复的肯定是重点,没重复的也不能忽视,以免漏掉考点。毕竟去年有反押题的情况,我记得当年四套卷只命中一道,但我很幸运地在其他地方见过其余题目,大致记得相关知识。这就提醒我们,需要培养过目不忘的能力,未重复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留个印象,以防万一。别忘了,在考试前夕重温时政手册,它对选择题的帮助很大。关于我的政治复习时间安排,12月以前,我通常用上午的时间,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12月会根据个人进度适当地延长学习时间,关键是平衡各科的学习进度。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在十一月前后,我会着手准备剩余的部分,包括新题型、翻译和作文。至于完形填空,我选择不去特别针对它进行练习。大多数同学通常会在考试快结束时处理完形填空,大概需要十分钟至十五分钟。据我自我评估,无论是认真解答还是全凭猜测,得分大致在五到六分之间,真是让人惊讶!尽管完形填空让我屡次受挫,但我不能就此轻易放弃。即使没有专门训练,前期的基础学习也会影响到完形填空的分数判断。
新题型部分,我的目标是满分,因为它通常比阅读理解简单,丢分实在可惜。得分的关键在于扎实的基础和反复研习历年真题以掌握其规律。我认为这部分主要考察逻辑理解和文章结构把握,同时会通过代词、连词、同义替换、开头结尾句等线索辅助解题。
关于翻译,应按照评分标准进行逐步训练,使用真题和外刊作为素材。作文占据了试卷中仅次于阅读理解的比重,我选择了蒋军虎编写的作文书籍,其中小作文的分类概括和大作文的框架构建,乃至每一段的具体内容都有详尽指导,非常适合应试。不过我没有机械地背诵模板,而是根据之前做真题时积累的精彩句子,创建了自己的个性化模板。这些句子涵盖了各种写作需求,如过渡语、原因表述、结果展示、总结归纳以及强调句式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广播电视专业综合能力”,这个科目主要考察的是对广电行业的全面理解,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理论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广播影视的历史发展、政策法规、行业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这需大量阅读和笔记,建议关注最新的广电政策和业界动态,结合经典教材进行深度学习。实践部分,如节目策划、制作技术等,最好能有机会实际操作,或者模拟实践,这样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广播电视专业基础”则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比如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技术。这部分需扎实的基础知识,推荐的书籍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等。多看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分析其结构、主题、表现手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死记硬背只会事倍功半,理解了知识点背后的逻辑,灵活运用。做笔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它帮助你整理思绪,提炼关键信息。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很重要,凭做历年真题或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
,保持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压力和挫折在所难免,但,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被浪费,每一步的前进都在带你靠近目标。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在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找到属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