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按照脉络复习相比于自己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是比较有效的,因为考试的时候试题的设置就是按照这个顺序来的,基本是马哲--毛邓--近现代史--思修--当代政经--时政。初期把那种类似于红宝书之类的详细的书看个3遍左右,第2遍的时候就可以同步练习一下选择题了。政治这种,选择题做多了都会有感觉的。到12月份,市面上会出现一些资料和模拟题,月底,还有那种小册子让你背的。开始背吧~~基本做到很熟很熟才可以,这样的话,大家的主观题分数都是差不多的。那些模拟题我估计大家都不会去写主观题的,那就好好做做客观题,不夸张的说,今年政治选择题15%跟模拟题基本一致,甚至还有2道多选题和我做过的模拟题一模一样。大家要注意,在做政治客观题的时候,蒙的题也要着重看一下,因为你下次再做可能就换一种蒙法儿了,结果就不一样了。所以,要用心。
考研数学方面:
人们常说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这话确实不假。数学考试拿高分至关重要,而且它也是耗费时间最多的科目。我认为首先应当深入研读本科教材,并完成课后习题以初步掌握知识。(在这里我想抱怨一下我的大学数学教育,过于基础的教学内容让我轻视了数学的深度,结果没能好好研读书籍,导致后来很多定理和公式记不住,即使反复阅读数学全书,依旧印象不深。)接着,你可以开始使用复习全书,市场上的选择有“二李”和“李王”的版本,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前者,但在第二年我也涉猎了后者。通读复习全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量多过几遍,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精通,因为有些过于复杂的题目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我在看书时遇到难题,会尝试思考片刻,如果解决不了就立刻查看答案,理解为何自己未能解答,然后熟记解题步骤。每个人的學習方法各异,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能有效吸收知识的方法。
接下来便是大量练习的阶段。我购买了许多习题集,如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题和李永乐的660题等。660题我做得最勤,两年下来至少做了四至五遍,尽管题目难度颇高,但我感到受益匪浅。坦率地说,我缺乏毅力,许多资料刚开始时充满新鲜感,但能坚持到底的寥寥无几,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希望你们能有所不同,不论使用哪本习题集,都要全力以赴,彻底消化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冲刺阶段的模拟试题尤为关键,历年真题必须反复操练。我自己做真题时会在白纸上写下答案和解题思路,之后再进行修正。后期若有闲暇,多回顾几遍,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效。
考研英语方面:
我单词书很认真的背过,六级过完看考研单词书觉得很熟悉,很多单词都是重叠的,这无疑减轻了我许多复习的负担。最开始我选择的考研单词书是红宝书,在背第一单元的时候简直就是煎熬,因为不但单词不认识,每个句子理解起来也特别费劲,我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翻译,把每个句子里面的生词都标出来,平均看完一单元需要一个多小时。基础工作做完后,我就开始默记单词、读句子。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其实有利也有弊。红宝书的弊就是尽管你觉得单词你都记住了,但是换一个语境你就完全不认识它了,而考研英语单词的意思又是非常多变灵活的,所以看到阅读会有种单词白背的沮丧感。我为了克服这个不足甚至手工把红宝书中我觉得我第一眼看到不理解意思的句子全都摘了出来,训练自己看到句子就能结合语境理解单词意思的能力。然而,它还是有利的。我相信我后来学习英语的轻松跟我当时扎扎实实用最笨方法背过单词是分不开的。我的第二本单词书是朱伟的恋练有词,是我人生中唯一看完的单词书,书也是我极力推荐的。因为它是按单词来分,把单词在每个考研真题句子中出现的意思都列出来,结合了背单词、练语感、阅读理解断句甚至写作的能力。我从7月到9月又把这本书过完第二遍。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读这本单词书,总共过了三遍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多个方面。理论力学主要涉及力系平衡、动力学问题,需理解并熟练运用牛顿定律、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等。材料力学则更注重对物体变形和强度的理解,比如应力应变关系、梁的弯曲、扭转等问题。机械设计基础则涉及到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选,如齿轮、轴承等。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认为理解和实践是并重的。对理论力学,多做题,尤其是动态问题,凭实际计算来深化理解。对材料力学,除了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还要凭实验或模型去直观感受材料的性质。至于机械设计基础,除了课本知识,还需查阅相关手册,了解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
构建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复习工具。它帮助将复杂的知识点系统化,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方便记忆和回顾。每个大主题下都细分出子主题,再将相关的公式、例子或重要概念链接起来。
历年真题的演练也至关重要。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更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到自有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我建议至少留几套最近的试题作为模拟测试,按照真实的考试时间来做,以此提高考试适应性。
切记要保持好的心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耐力和毅力。面对难题,不要过于焦虑,是冷静分析,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也能帮助你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