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分享一个秘密,其实,分析题并不是那么吓人,它看似威猛,实则易于应对。根据历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数据,大多数考生在分析题部分得分集中在25至35分之间,尤其是30分左右的占比很高,这意味着分析题很难成为你与其他考生拉开分数的关键点。顺便提一下,对于类似考点记忆和政策理解这类内容,肖秀荣的资料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的材料重点鲜明,版面设计也更人性化。当然,中挺的真题预测也有其独到之处,几乎每年都能命中一些题目。我本人做了最后五套题,坦白说,大题的质量一般,很多内容已经在真题预测书中出现过了。至于选择题,你可以尝试做一下,这对于提升选择题技能很有帮助。总的来说,我个人最推崇的是蒋中挺的真题预测。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至关重要,我在暑假前仔细研读了一遍教材,侧重于解决示例问题和部分课后习题。进入九月,我开始接触真题,每天交替进行真题演练和错误修正,同时每天也会复习一遍全书,这样的进度大约在十月中旬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全力以赴地做了大量的模拟题,期间再次回顾全书,错题本(上面我主要记录的是解题技巧,例如关于常数C的一些易忽略点)和教材(如果携带不便,可以回到寝室后再详细查阅,特别是线性代数中一些定理的证明,尽管考试可能不涉及,但它们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记忆)始终伴随左右。对于每道题目,我会尝试找出其变通之处,将类似的题目整理在同一页面,并归纳出这类问题的解答模式。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写作部分,我想特别强调一下!首先是小作文,得分10分加15分的大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对于小作文,建议参考张剑的作品,理清每一段的主题思想,避免过度依赖固定的模板。我个人未曾背诵完整的模板,但会自创一些高级且有影响力的句子和词汇,这样的做法已经相当有效了。至于大作文,虽然也有其模式可循,差异性并不太大。你可以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针对不同类型的图表灵活运用,这样一来,你就成功在望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包括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多个领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对地质部分,你需了解地壳结构、岩石类型及形成过程,以及地貌演变的基本原理。气候学中,要深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水文学则需掌握水循环的过程,河流湖泊的形成和变化等。土壤学关注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功能,生物地理学则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动态。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阅读经典教材如《自然地理学》的,参考相关的科研论文和研究报告,这不仅能深化理论理解,也能你接触到最新的研究进展。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也是提升理解力的好途径。例如,你凭观察身边的地貌特征来理解风化侵蚀的过程,或者凭分析特定地区的气候数据来理解其气候特点。
再者,构建知识框架也很重要。尝试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比如,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土壤类型,又如何进一步影响植被分布,这样的全局观能帮助你在答题时更有条理。
题海战术并非万能,但适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做题帮助你检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技巧。不过,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每道题背后的知识点,不仅仅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