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机械硕士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我参考了任汝芬的模拟试题集,他提议将时间平均分配给选择题和问答题。他认为,对于选择题,如果你会做就做,不会做就算思考良久也无济于事,可能还不如随机猜测更有效。一般而言,除非你非常确定自己的初次选择是错误的,否则不应轻易改动。至于大题部分,满分为50分。如果预测题目与肖秀荣的相似,鉴于他的详尽解析,你可能会写到手酸;若未命中原题,你需要在记忆中搜寻相关知识点,并自行构造论述,这无疑需要大量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最关键的时间来了,每天一套卷子!先做张宇的真题大全解,预计用时29天,做完第一遍后,做第二遍预计用时20天左右,然后张宇的预测8套卷,用时8天接下来,真题第三遍!不要做张宇的了,做李永乐的那本真题详解,只做06年到19年的,前面的年份不用做了。预计11天,之后张宇最后4套卷。之后合工大5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从没做过模拟和压题,因为感觉思路可能不太准,而且我真题都差点做不过来。大概五月多开始做英语的97开始,之前都是背单词搞语法什么的。我刚开始每天一篇,做的黄皮书,做的时候一定把不认识的单词,不熟的,哪怕是记不清的都画出来,做完了要对着原文逐字逐句翻译,翻译不对的单词一定抄到笔记本上,不会的词组也要记,词组也很重要,毕竟有时候一到词组里意思会发生很大变化,然后搞清楚选项中每个单词,基本这么下来,你就得花费两个多将近三个小时了。我一直做到英语的20年。那时候就已经九月开学了。第二遍,把文章全抄在笔记本上,然后一点点对着翻译,完了再对着译文翻译,在这个过程里,你会发现你有好多你没意识到的问题,这样到结束。一般这轮过后你会觉得有些提升,然后我转过头又从07年开始做,这时候一次我做的两篇,因为做过2次问题不会那么大了。同样你这时候还是有不会的单词,接着画,做完在你原来的笔记上标出来重点单词。看看为什么还有错题,为什么错了,如果是翻译问题,就把有问题那段翻译了,如果是被干扰项弄乱了,看看这个干扰项是从哪个方面设置的,为什么没发现真正答案。。这样再做。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十一月初了。。然后做近两年的,也是做一遍写一遍翻译,主要是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单词。这时候我是第一天下午一篇阅读,第二天弄翻译作文,两个来回倒。弄完就快十一月底了。英语新题型比较简单也不多,全给做了一遍就没弄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牛顿力学、动力学、振动理论等核心内容。在复习这个科目时,首先要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比如力、加速度、动量、能量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在学习牛顿力学部分,理解三大定律并能灵活应用是关键。对复杂问题,要学会将物体分解为多个独立部分,分别分析其受力情况,综合考虑整体运动。惯性参照系的选也是常考点,要明确不同参照系下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同描述。
动力学部分,掌握质心、转动惯量、角动量等概念,并熟练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进行动态问题的求解。这部分需较强的数学功底,平时要加强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学习。
振动理论部分,理解和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性,如周期、频率、相位等,以及阻尼振动、强迫振动等复杂情况的处理。对波动问题,要能够分析波的传播特性,如波长、频率、速度等,以及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做题”是最有效的。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在遇到新问题时迅速找到解决思路。做题则是检验理解程度和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步骤。做题时,不仅要关注正确答案,更要反思错误的原因,找出知识漏洞并及时填补。
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也很重要。建立自有的笔记体系,将每个章节的重要公式、定理、例题归纳出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这有助于巩固记忆,也能在复习后期提高效率。
我建议大家多参加讨论小组或找研友一起学习,相互提问,共同探讨,这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凭讨论深化理解。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身心健康,这对长期的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