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政治我是复习的比较晚的。从9.18左右大纲出来,我才开始复习,看精讲精练,同时边做1000题。1000题比较好,但题目有点老。因为花了很多时间在专业课上,所以,政治每天看一点点。一直到10月中旬精讲精练还没看完。时间来不及,就连忙将精讲精练扫尾。之后就是做模拟题的选择题。肖秀荣老师的8套4套,还有5年真题(真题其实很有用)。做完这些题后,再把1000题错题看了一遍,上面那些模拟题错题也看一遍。在做题的时候,不熟悉的和错的都在书上划下来。这时,就可以再看一遍精讲精练(形成知识框架)。这样,选择题基本上复习的比较好了。然后仔细分析5年真题的分析题,再看看那些模拟题的分析题,其实规律还是很明显的。基本上那些章节的哪些内容会出分析题都能够比较容易的看出来。最后把肖秀荣的核心冲刺考点背诵拿来背。之后专门背4套卷的分析题。考前还搜集了一些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的学习,每个人的体验各异,我本人就对数学颇有兴趣,但我的主要短板在于粗心大意,常常在计算上出错,这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无疑是个劣势。因此,尽管我对每道题目都能形成一定解题思路,却总因小错误而丢分。所以,在确保基础知识稳固的基础上,提升计算准确性至关重要。我购买并完成了大量的数学辅导书籍,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购入新的参考书,我个人非常支持通过海量刷题来提升数学水平。然而,刷题之余,总结反思同样不可忽视。总结来说,数学的学习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充足的实践训练。积累基础知识需要持之以恒,最终会形成每天定时定量渴望解题的习惯;至于训练,仅仅理解如何解题并不足够,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亲自动手,如此一来,考试中的失误才会减少。我还购买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数学解题方法大全》,这本书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但题量极大,如果你对自己的解题速度缺乏信心,建议慎重考虑。即使我认为自己的速度还算快,也只完成了三次。毕竟,题目的数量实在太过庞大。
考研英语方面:
当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有了稳固的基础,就开始着手练习真题。我反复做了三次以上的真题,而不仅仅是找出正确答案。对于每一道阅读理解题目,无论是原文还是选项中的每一句话,我都力求彻底理解,探究为什么选择某个答案,又为何排除其他选项。建议按照时间顺序,从早期的试题开始做起。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英语底子较弱,多投入些时间撰写作文,并请人帮忙批改。通过多次修订一篇文章,既能提升写作技巧,也有助于巩固词汇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力学基础是飞行器设计的基础,它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对理解飞行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至关重要。在复习力学基础时,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这门学科的应用性极强。
静力学部分,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状态。理解和掌握力矩平衡、力系简化等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在分析飞行器结构受力时,静力学的知识能帮助预测其强度和稳定性。
动力学部分,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这是分析飞行器动态性能的基础。这部分需深入理解并熟练应用,尤其是对复杂的多体系统,如火箭发射或飞机起飞降落的过程,动力学的分析尤为重要。
流体力学则涉及到气体动力学和热力学等内容,这对理解和设计飞行器的气动特性至关重要。要理解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如伯努利定理、连续性方程等,并能用它们来解释飞行器的升力、阻力等问题。
学习力学基础,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理论知识。尝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分析飞行器的飞行轨迹、估算其所需推力等,这样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我还推荐大家阅读一些经典的力学教材,比如《理论力学》、《流体力学》等,这些书籍深入浅出,对深化理解有很大帮助。北航的一些教授在网上发布的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充分利用。
不要忽视实验和模拟软件的学习。比如ANSYS、FLUENT等,它们帮助你直观地理解力学现象,也是许多设计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