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10月1日开始,我打算采用红宝书和肖1000题作为主要教材,两者结合使用效果颇佳。红宝书内容丰富,需合理规划时间,力争一个月内完成阅读,同时配合肖1000题进行练习。对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部分,我认为应多做练习题,因为仅凭看书理解这些理论和概念相当困难,适量的习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吸收。初期可略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时事政治”,因为它们在后期的模拟试题中会频繁出现,并涵盖重要考点。所以,“思修”和“时政”复习的最佳时期是在做模拟题阶段。在做了大量选择题之后,应侧重积累“时政”知识和练习论述题。那时,市面上会有许多关于“时政”的参考资料,挑选一本,它通常会对当年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有详尽概述。看完“时政”后,距离考试大约只剩一个月,保持冷静至关重要。每天早晨抽出一小时左右来记忆“考点识记”或类似材料,坚持不懈,尽量让关键知识点在脑海中留下印象,以便在解答大题时能够找准方向。对于大题,起初难免感到焦虑,不知所措!我当初也是如此,从未在考前完整地练习过大题,答题时往往只写出几点,而其中与标准答案相符的寥寥无几。即便如此,我依然坚持下来。实考时,我的一个大题只写了少许内容。考研很大程度上是对心态的考验,坚定的信念是获胜的关键!在完成一定数量的哲学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方面的大题后,要时刻留意书店的模拟试题。推荐购买肖秀荣的四套题和任汝芬的序列四,尤其是肖秀荣的四套题中的选择题,当然,大题同样不容忽视。如果时间允许,序列四上的大题也值得一看。模拟题结束后,距考试可能只剩下十几天,这时需要抓紧时间巩固知识点,进行高强度的记忆。临考前几天,简单回顾之前背诵过的资料就足够了。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保持语感,我个人的做法是每天做两篇阅读(随便买一本资料就行,不建议太早做真题),把每句话、每个单词的意思都搞懂。题目对错本身不用太纠结,因为任何其他资料的出题思路都和真题有很大区别。无论你单词背的多么熟,依然要继续背单词,不能停!把阅读真题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懂,能通读全文,分析错误选项,每一个选项都知道出题点是什么,分析逻辑。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教育的本质是基础。教育学专业基础涵盖了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多个领域,这些都是构成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深入理解教育的目标、过程、影响以及它在社会中的角色。在这个阶段,阅读经典教育学著作,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会非常有帮助。
关注课程设计与教学法。作为未来可能从事教学工作的你,理解和掌握有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研究不同教学模式,比如直接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对课程标准、评估策略的理解也不能忽视。
再者,实践应用同样重要。理论知识需凭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来深化理解。找些真实的课堂案例进行分析,看看理论如何在实践中体现,也尝试设计自有的教学计划,以此检验理论知识是否扎实。
教育心理学是考试的重点。你需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包括动机、认知、情绪等方面,以及如何按这些理论指导教学。例如,了解并能运用ZPD(最近发展区)理论或者VAK(视觉、听觉、动觉)学习风格理论,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政策与法规也是考察的一部分。熟悉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比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理解它们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这对未来的教师生涯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