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语言认知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二月直至考试前夕,我把半天的时间用于复习政治,以往则是每晚投入两至三小时。关键在于领悟其核心理念,并串联起各个论述的主要论点。在最后的十五天里,我购买了两本精简版的小册子,分别是28道题目和中挺的关键考点预测。我以为小巧的资料易于掌握,以为足以应对考试,但实际上记忆是个大工程。在最后一周,我还添购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模拟试卷。毫无疑问,红宝书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料,应尽可能多地研读。如果感觉基础薄弱,可边阅读边做选择题,肖老师的1000题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时间紧张的学生,风中劲草是一本值得考虑的教材,尽管存在一些错误,但它结构分明,利于背诵。至于主观题部分,通常分数差异不会太大,后期的冲刺课程已经绰绰有余。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水平中等偏上,与政治科目相当稳定。尽管我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表现欠佳,六级考试勉强过关,但我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一定优势,可能是因为我偶尔会浏览英文网站或阅读英文新闻。据我所知,考研英语的挑战不仅限于词汇和语法,还包括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时,即便理解了文章和问题,仍可能无法给出正确答案。首要任务当然是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俞敏洪编写的无序绿皮单词书。实际上,任何单词书都可以,关键是持续记忆,不能懈怠。到了复习后期,主要依赖真题来学习单词,前期则以单词书为主。无需赘言,英语真题至关重要。我使用的是历年真题深度解析。同时,我参考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以便对比和借鉴。我一开始就尝试做真题,从难度最高的2010年开始(成绩并不理想)。这么做是为了表明近年来的试题相对较易,但我们应做好应对最难题目的准备。起初,我在阅读部分犯了不少错误,大约错了七八个,后来我发现我倾向于凭自己的逻辑解题,而非依据文章寻找答案。考研英语的答案必须直接来源于文章,不能主观猜测。经过努力,我在后期将错误控制在五个以内(这是初次做的错误率,之后真题主要用于自我评估)。对于长难句,我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翻译题,而在阅读部分,只需大致理解句意即可,因此掌握基本语法足以应对考研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从第二次做真题开始,更重要的是分析,识别陌生词汇,注意常见短语搭配,反思自己为何反复陷入命题陷阱…这些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察觉。至于具体做了多少遍,我没有计数,只是不断地重复训练。到最后,我一看见首句就能大致猜出文章主题和题目。作文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我从九月底开始关注王的作文并进行背诵。我主要背诵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多年的真题,没有额外背诵押题作文,因为我实在来不及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语言学概论”,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到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多个分支。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个人推荐使用《语言学简明教程》作为主要教材,这本书清晰地梳理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每读完一章就整理出关键点和案例,这样能帮助你深化理解和记忆。关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也是提高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是“中国语言基础”。这部分内容需对中国语言的历史、发展、方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必备的参考书。对现代汉语,要熟悉词汇、语法和修辞特点;对古代汉语,除了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需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和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建议每天定时阅读古文,并尝试翻译,这对提升古汉语理解非常有帮助。多做练习题,如成语解析、古诗文分析等,检验学习效果。
学习这两门课程时,我发现讨论和合作也很重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讨问题,分享心得,这种互动激发思考,增强理解。定期自我检测也是必要的,凭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