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航空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也是从7月份开始的,每天用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有同学可能不看重政治这块,但是提早复习后面留给专业课的时间才会越多。我用了精讲精练,在这里我想推荐肖秀荣的政治书,毕竟肖大大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每个人可能有每个人的喜好)。将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抄到本上,到最后可以根据本上的错题来查看哪块的知识没掌握。在冲刺阶段各大老师的卷子都出来了,我买了肖八、肖四、蒋五以及小黄书,肖四是一定要背熟的,另外可以根据各老师卷子的重合点将热点问题进行背诵。11月份乃至12月份政治背诵的时间会占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至四月底,我集中精力研读高数教材,课后习题是关键环节,完成例题与习题能奠定坚实的高数基础。起初,我忽视了课后习题,这让我在后续实践真题时频频受挫。我选用的是李永乐全书中的高数章节,对于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则直接采用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及王式安的概率讲义,这样的学习方法成效显著。一开始接触概率论时,由于大二时未曾专心听讲,感到有些困难,但一旦进入状态,就会发现它是相对简单的。我先看了张宇的概率论,却觉得内容不够精炼,难以理解。于是,我反复研读推荐的资料三次(还包括一本随全书赠送的配套练习,这也做了一遍,不过不做也无妨),直到十月末。接下来,从十月中旬至十二月初,我专注于历年真题,完成了近二十年的试题,尽量保持每日一练,严格控制时间,标记出不确定或不会的题目,然后对照答案评分,回顾相关知识。所有真题至少过一遍,再重复一次。最近两年的真题应保留,在考前几日作为模拟。十二月以后,重温基础知识的定义笔记等,有条件的话,可尝试张宇的最后四套卷,其难度较高。此外,我购买了660题,专练选择和填空,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做了一些便放弃,建议十一月前有余裕的同学可以试试,这对选择和填空题有很大帮助。再次提醒,务必扎实基础,切勿急于做真题,大纲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掌握,无论你认为是否可能考到,这是经验之谈。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部分我就不再赘述了,相信你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于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我没有特别针对性地训练。翻译方面,我只是在暑假期间边做五年真题的阅读理解边顺带练习,通常我会留到最后,在大约十分钟内迅速完成;至于完形填空,我都是在做真题的过程中顺便做的,并没有额外去专项训练;新题型方面,我发现近几年的题目相对简单,我在平时做真题时会注重总结解题技巧。对于其他类型的题目,我没有投入太多时间,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真题的练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学科,对理解和研究航天科技至关重要。它主要涉及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等三大体系,以及振动、动力学、碰撞等问题。对这个科目,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牛顿力学是最基础的部分,理解力的三定律和质点运动方程是关键。要深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凭实例来练习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这对解决复杂的动力问题非常有帮助。掌握质心和转动惯量的概念,能更好地处理物体的平动和转动问题。
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则是理论力学的高级部分。这部分需较强的数学功底,特别是多元函数微积分。理解势能和动能的转换,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原理,能够帮助从更抽象的角度看待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时更为灵活。
对振动问题,熟悉简谐振动的基本特性,如频率、相位和初条件,掌握振动的叠加原理。动力学问题中,掌握达朗贝尔原理和虚功原理,有效简化复杂系统的动态分析。
至于碰撞问题,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学会计算动量和能量的守恒,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凭大量的习题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升解题技巧。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对长期记忆很有帮助。
我还建议利用网上资源,比如观看相关课程视频,阅读经典的教材和参考书,这些都能拓宽视野,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