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中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方面,初次考研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我对政治科目的准备不足。和其他考生一样,我也曾疯狂地搜集各种备考经验和联系前辈求教。普遍来说,身边的考研前辈们都没有因政治而困扰,他们通常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专业课程和英语上,认为随便记一下政治就能轻松拿到七十分以上。于是,我也轻视了政治的学习,每天草草地翻阅几页就自欺欺人地以为复习过了。然而,在考试当天,当我拿到试卷时,彻底傻眼了。不仅多选题无从下手,就连单选题也让我感到困惑,每一题似乎都认识,却又无法确定正确答案。政治考试结束后,我预感今年的考研将会以失败告终,心情无比沮丧。
针对政治复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我开始认真对待,购买了一本选择题背诵手册,每天固定时间记忆重要考点。经过两个月的坚持,我逐渐找到了做政治选择题的感觉,脑海中构建起了各部分的时间轴和事件链,解题能力显著提高。此外,大量刷题同样关键,我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题四遍,以及其他教师的类似800题、1200题至少两遍,可以说我是刷题的狂热者。到了考研后期,我把重心转向政治冲刺,购买了几乎所有知名教师的模拟试题,专攻选择题。做完这些题目后,我能大致把握到当年的重点和考点所在。
总结我的经验如下:
1. 梳理“线索”至关重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点琐碎,难以零散记忆。你需要找出时间线、事件线、人物线等线索,按部就班地记忆重大历史事件。
2. 反复出现的考点必须牢记于心。别误以为只有大题需要背诵,前期的选择题考点也要熟记,并且要做到滚瓜烂熟,避免答题时犹豫不决。
3. 多做模拟题,培养手感。由于我第一次考研的政治成绩较差,第二次备考时我做了大量习题,结果证明这确实有助于了解题型规律,找准考点。
考研英语方面:
来分享一点经验吧。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专注于记忆英语单词,大约重复了两轮。词汇量是解题的关键,因此强烈建议你们要把单词掌握牢固。七月份开始做真题时,每次阅读理解总会出错三道左右。尽管单词看上去眼熟,却记不起其含义,更别提去分析复杂的句子结构了,这让我倍感困扰。于是,我又回头专心攻单词,再次尝试阅读,但进步并不明显。因此,我建议你们在初期就要把单词基础打扎实,这将使你之后处理阅读理解和新型题型时更加得心应手。
到了后期准备作文阶段,情况变得更糟。起初,我通过背诵历年试题的范文,试图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模式,并积累一些万用句式。不幸的是,直到考试前一天,我都未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总是在写作过程中感到无话可说,似乎我已经表达了所有想表达的,但字数始终达不到要求。这可能是由于我过于依赖模仿他人的文章,缺乏独立思考的结果。对于后来者,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你可以参考别人的精彩语句,但面对漫画或题目时,你也必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否则,你可能会在写作中途陷入沉默,因为字数不足而失分,这是非常遗憾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语言综合知识”,这门课涵盖了词汇、语法、修辞等多个方面,要求对汉语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我认为,每天坚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提升语言敏感度的最佳方式。需系统地复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如词性变化、句式结构等。掌握一定的语法学理论,如生成语法、功能主义语法,能帮助在分析语言现象时更有条理。
“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则涉及到广泛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框架。对中国古代文学,要精读代表性的诗词文赋,理解其艺术风格和社会历史背景;对外国文学,关注主要流派和重要作家,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艺理论部分,要熟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理论,理解它们如何影响和解读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尝试自己分析文本,形成独立的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做笔记,整理出每个时期、每个流派的主要特征和代表作品,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定期回顾和总结,确保知识点的记忆牢固。参与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激发新的思考,深化理解。
模拟试题的练习不容忽视。凭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复习。答题的时间管理和逻辑构建也是需训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