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民族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民族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厦门大学民族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重在冲刺,冲刺12月(30多天)资料推荐:《肖.讲真题》《肖4套卷》《肖.时政》最后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秋风扫落叶直奔政治考卷!首先可以做一下《肖.讲真题》的近5年的真题,选择题全部都做做,感受一下真题的风格,对于大题可以写下自己的思路、关键词。当然,最最重要是后面给出的解析!!看看老师是怎么剖析一个问题、怎样回答问题的!而且最好也整理下来!!政治大题如果思路跑偏了,写的再多也只能得少得可怜的辛苦分儿,尤其是在帝都这样的地方,给的分就更加少的可怜了,所以,一定要把握考研政治的答题思路!!!《肖.4套卷》做法参考肖八。By the way,最后对于大题的准备我就只背了肖四和肖八,其他的任何材料都没背,就连买的小草也抛弃了。其实总体上说,自己在政治上花的时间不多,共100天左右,基础阶段每天1.5~2小时,强化阶段1.5~2.5小时,冲刺阶段2~3小时左右,但是取得了相对满意的分数,和复习的思路、方向、方法有深切的关系!!!时政参考肖八肖四里面的时政题和其他补充材料,到时候肖秀荣老师有对应的资料和视频。做题的时候一定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有的选项答非所问,即便正确也不能选,有的选项之间只是个别词语的差异,要认真区分。多选题我经常错很多,这方面实在是不好多说,大家可以看看其他人的经验。我临考前做模拟题选择经常错十多分啊~汗!关于简答,答题注意卷面整洁,因为是黑笔写,很容易写花、写歪。我字不漂亮,还每天练一篇楷书。答题的时候用尺子标着以免写飞…
考研英语方面:
我几乎没有专门记忆词汇,同学们常常用那本打乱顺序的单词书,他们一直复习到考试前一天,反反复复,直到书页都磨损不堪。我只是背诵了赠送的黄皮书单词册,仅此一次。我将过去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增大了行距。早期的题目我只做翻译,不解答;后期的则先做题再翻译。我会记录每份真题中遇到的陌生词汇在小笔记本上,理论上应该随时查阅(但似乎我一直抽不出空闲)。有一段时间,我对近五年来的试题都能做到逐句翻译。
至于阅读理解,我购买了张剑的黄皮书,并使用了备受推崇的柯林斯双解字典。我在独立完成翻译后再与这两本书对照,发觉张剑的一些翻译略显勉强。不过,张剑的书设计得很实用,原文和译文分列左右两栏,便于比较。我把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一边做题一边翻译,对我来说,两本书的差异并不显著,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努力。
作文部分肯定需要提前准备,否则临场现想很难写出好文章。我准备了十大篇大小作文,务必倒背如流,这样考试时才会有话可说。记住,一定要熟练到能脱口而出的程度,仅仅背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人类学通论”,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度丰富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化、社会、生物、语言等多个领域,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视野。我在学习时,首先从宏观上理解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如进化论、结构功能主义等,再深入到各个分支,如物质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教材和参考书是必不可少的,但,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也非常重要,这能帮助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深度思考问题。
“民族学通论”则更侧重于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群体的研究。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时,不仅要关注理论,更要注重案例分析。凭对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理解,加深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认识。特别要关注中国本土的民族研究,比如少数民族的历史、风俗、信仰等,这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理解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这有助于我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凭模拟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我还积极参与讨论小组,与其他考生交流心得,这既帮助我解答疑惑,也能提高我对复杂问题的解析能力。
在学习这两门科目时,我发现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理解理论背后的逻辑,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这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对各种文化现象保持开放的态度,这会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