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药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生命科学学院药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药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第二年用的《大纲》)、《1000题》《命题人讲真题》,徐之明的《逻辑图解》,中期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背选择题考点,蒋中挺的小册子《客观题应试宝典》用来背易混知识,后期背大题、大量刷题,用的肖秀荣《形势与政策》《八套卷》《四套卷》,徐涛《八套卷》,蒋中挺《五套题》,阮晔《四套卷》,背大题还可以用徐涛的《考研政治必背20题》,总结得很清晰,今年全中。政治主要分三个阶段:刷1000题熟悉基础知识应对选择、背笔记记住所有基础知识应对选择、背大题应对主观题。关于选择题。政治不好的可以8月开始刷1000题,像我高中学理科的对政治一头雾水,尤其马哲政经死了大量脑细胞,如果你是这种情况就不要等《大纲》出来再开始了,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开始刷吧,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可以今天看一章,明天做那一章的题,这样能知道自己看书效果,同时加深记忆,开始的时候肯定会错很多的。马哲部分比较难,题也较多,可以一天一章,毛中特和近代史可以一天两章(但毛中特第八章那种题量巨大的可能还得两天才能做完),到思修可以三章一天。政治知识很杂,逻辑图能帮助记忆和理解。刷完一遍后可以开始做真题选择题感受下出题人的套路,题目怎么考等等。同时开始刷《1000题》第二遍,这个时候速度可以快一些。到十月中冲刺笔记出来后买来背,每天背一两章,我第一年用的是特别有名的《风中劲草》,知识点的确很全,但我感觉排版太花了,眼花缭乱,就有点不想看,二战用的徐涛的《冲刺笔记》,感觉特别好,总结了很多易混知识点,排版简洁,内容也更精简一点,背起来更容易。背一遍之后可以再刷一遍《1000题》,这个时候错的应该会少很多,而且不用翻书了。三刷1000题和背第二遍《冲刺笔记》同时进行,这样基础就很好了,后面刷模拟题会轻松很多。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放弃三刷,我连二刷1000题都没有做到,所以后面刷模拟题会很很多错题,知识点不清晰,花费了大量时间整理错题。我的时间真的太少,所以一定要早作准备,这样不留遗憾。虽然没有三刷但我很认真地背了《冲刺笔记》,总结了很多易混知识点,政治有很多易混需要对比记忆的知识,反复看,确保不会再错。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就是单词,单词书有很多,其实随意一本涵盖考研词汇的词汇书就可以,每天背一个单元,第二天拿出几分钟重复一下,前期一定要好好背单词,我到强化和冲刺就把单词放下了,但是后来练习写作文的时候发现很多单词都不会写了然后又拿出来单词书每天背了背,所以说单词其实还是很重要的,而且可以每天积累几个好的短语,说不准写作的时候就用上了。其次是阅读理解,一个选择两分,所以考研英语里阅读理解自然是重头戏,建议可以听一下然后是翻译,我一开始是把所有的真题的翻译题在一个小本上抄下来然后每一天翻译五个句子,后来发现自己明白句子的意思就是翻译不出人话,再加上有点拖延症就一直没在意,直到考前一个月自己模拟了一次英语真题,发现自己翻译的驴唇不对马嘴,赶紧去用A4纸把真题的所有翻译的正确答案和拆分重新整理了一遍,剩下一个月每天早读的时候读上五句,反复重复,这样会发现自己的翻译水平潜移默化提高了不少,这次考试感觉自己被新题型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翻译几乎没有读上下文,大体扫了一眼直接翻译的,应该得分也不是很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过程,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在这个科目中,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在蛋白质部分,你需深入理解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二级(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超二级结构)和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的组装)。酶的活性中心、动力学特性、抑制机制也是常考点。对核酸,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翻译是核心内容,尤其是中心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在代谢部分,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途径,如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酮体生成与利用、尿素循环等,都是需深入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要关注能量的产生和转移,比如ATP的形成和利用。
在分子遗传学领域,DNA的突变、修复机制,基因表达调控,特别是操作子模型、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等概念要清晰。了解一些现代生物技术,如PCR、克隆、基因编辑等,这些可能会出现在论述题或者案例分析中。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知识框架。先从宏观角度把握整个课程的脉络,再逐步细化到每个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记忆,比如凭实际的酶促反应来理解酶的作用机制。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既能巩固知识,也能熟悉考试形式。多参与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流,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理解和见解。
,定期复习是必不可少的,生物化学的知识点繁多,不及时回顾,很容易遗忘。在复习过程中,尝试用自有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检测和深化理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