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材料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厦门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领域,这门课程和英语一样,其目标都是确保考生能够保持竞争力。北京市的政治阅卷标准每年都是全国最为严格的,所以考生必须给予充分重视。我已经仔细研读过两次政治复习资料。通常,我建议使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最后结合他的《冲刺8套卷》和《最后4套卷》来备考。在复习政治的过程中,在11月之前,应集中精力攻克选择题。进入11月后,应该转向重点解决主观问答题。此时,考生们需要查看过去八年的真题,从中找出答题的模式和规律。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题目难度逐年升级,所以最好是提前自我挑战,多接触一些复杂的题目,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考试心态。从七月起,我开始研读李永乐的全书,并在两个月内完成了整个复习过程。九月期间,我每日专注于660题,完成高数10道选择、10道填空,以及各10道代数的选择和计算题,认真校对答案,这可以算是我的第二轮复习阶段。接着,我每周会进行2-4套模拟试卷的练习,同时结合使用张宇的一千题。随着张宇的8套题和4套题,以及李永乐的8套题陆续出现,不知不觉就到了考试的时候。这样的学习策略效果还算理想,虽然投入的时间比较多。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前,主要是背单词,要完整地背上1~2遍。建议单词软件和单词书一起使用,一直看书可能也会比较枯燥,边记边写。背单词是考研期间的常态,每天都要坚持。暑假开始,就要开始做英语阅读200篇,逐步找到做题的感觉,然后用铅笔做英语的真题。做真题时做好放在下午2点开始,除去作文和翻译,时间控制在1.5H之内,刚开始可以适当放松一点。暑假结束,英语的真题和200篇阅读也做得差不多了。9月份,开始做老蒋80篇,找找做英语阅读的规律,然后做英语的真题,留两套最后实战模拟。真题一遍做完之后,可以开始做第二遍。11月份,开始准备作文,整理并背熟自己的万能模板,注意是自己的,不要照搬书上的。关于拓展词汇量,可以通过记忆真题生词和拓展阅读来辅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加工工艺等多个领域,理论性强且实践性足。对晶体结构的理解,一定要深入到原子层面,理解不同晶系的特点,如立方晶系的对称性和空间群的概念。掌握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这对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至关重要。
相图的学习是难点也是重点。要能够按相图判断各种合金或化合物的热处理过程,理解不同成分和温度下相的变化规律。绘制和解析相图需大量的练习,只有凭反复操作真正掌握。
再者,材料性能部分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这部分需结合实际例子来理解,比如金属的塑性变形机制、陶瓷的高温稳定性等。了解各类测试方法,如硬度测试、拉伸试验,这对理解材料性能的实验验证非常有帮助。
至于材料加工工艺,这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要环节。无论是金属的铸造、锻造,还是高分子的聚合、成型,都需理解其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在此过程中,实验室的实践经验尤其宝贵,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本知识。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模式。对抽象的概念,尝试用生活中的实例或者图形去辅助理解;对复杂的公式和理论,先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再进行记忆。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最好的练习资料。团队学习也很重要,互相讨论、解答疑惑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