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大题我背了肖四和小黄书。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认为大题的背诵可以选择两个老师的冲刺资料,因为虽然大体中的重点非常明确,但是不同老师给出的答案可能有所差别。比如今年肖秀荣老师的某题答案就成了政治大题的材料,而背两个老师的资料可以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但是大题分差不太大,大家没必要把重点放在大题提分上,基本大家政治分差不大,大题分差更是很小很小。 接下来,自习室里还有我的研友开始都开始背《风中劲草》了,江湖传言这是一本编写的非常好的材料,知识体系划分的非常明显。但是可能我不太习惯该书的编写方式,并且因为当时的时间实在太紧张,所以三大本材料我浅尝辄止了,当然,我还觉得他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第二轮我主要依靠的材料是肖秀荣考点预测和肖秀荣八套卷,并且顺手还把去年的四套预测卷拿来做了。感觉还不错,反正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很迷信肖秀荣系列,可能是用着顺手的原因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三月份开始,做到要点精编和母题各刷两遍。第一遍要点精编看书然后自己做题,对答案错了再改,在错题上做好标记。二刷要学习知识点,并把一刷的错题拿出来再做,反复错的记录在错题本上,以便日后翻看。同样的方法第二遍刷题。每一类题型有几种计算的方法,易错点、设坑处,全部公式化、套路化,我会用笔记本记下来,经常看,做到烂熟于心。12月份,继续复习笔记、继续练题。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考研的学生都致力于背诵英语单词,同时常感叹尽管投入大量精力,记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毫无疑问,词汇是英语复习的基础。在备考初期,确实有必要通过单词书籍来反复熟悉单词。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英语词汇积累已相当有限,毕竟大学期间很少有人能保持高中时的学习强度。因此,扩充词汇库是当务之急。即使经过两三轮背诵后可能觉得收效甚微,但实际上,我们肯定还是记住了一些单词的。这时,我建议通过阅读来巩固记忆。这样既能拓宽阅读面,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在实践中不断接触到考研中常见的高频词汇。(不是词书中每个单词都会出现,但有些确是考点中的常客。)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A的核心内容主要涵盖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统计热力学,化学平衡,电化学,动力学以及表面现象等几个大的板块。这些知识既是理论基础,也是实际应用的关键,理解和掌握它们至关重要。
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理解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尤其是第二定律的熵增原理和卡诺定理,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对这部分,建议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
统计热力学部分,理解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和微观状态的概念是关键,比如玻尔兹曼分布律和吉布斯-杜亥姆方程。这部分理论性强,需耐心思考和反复推导。
化学平衡和酸碱反应是物理化学中的重要概念,理解化学平衡常数Kc或Kp的意义,掌握如何计算和利用它们来预测反应方向是非常实用的技能。电化学部分则要理解电池电动势的产生和Nernst方程的应用。
动力学部分,熟悉速率常数的测定方法,如Arrhenius公式,以及反应机理的探讨都是考试的重点。表面现象的学习,包括吸附、表面张力、胶体等内容,需理解其基本原理,并能解释相关实验现象。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不要只是死记硬背公式,应尝试理解和推导。定期做题和回顾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你检查理解程度,找出薄弱点,及时复习。参与讨论或者找到学习小组,共同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