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社会学院人类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高中是文科生,所以政治上有一定基础,所以从9月底才开始复习。政治主要包括五部分,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形势政策。书买了大纲、风中劲草、1000题、考点预测、8套卷、4套卷、肖秀荣形势政策、(米鹏三套卷、20天20题、任汝芬4套卷),大纲看了两遍,基本看了一个月。后期换了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全书读了3遍,最后看了自己画的重点1遍,一直看到考试前。然后这其中,穿插着做了2遍1000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这种应付选择的题目,一定要多重复。细细的看,重复的次数少,我觉得效果不好,毕竟挺枯燥的东西,到头来可能没留下多少印象,我看书的时候就强迫自己拿着笔画考点,很提神。然后1000题,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把正确答案抄上去,只看正确的选项,然后看答案解析,看错误的选项哪里错的。政治这个科目,永远看对的东西,不看错的东西,这样你在考试的时候潜意识里对的东西就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形势政策最后一个月看肖秀荣的热点时事就好了。政治我的观点是选择非常关键,如果你选择做的好,能拿到40分,大题拿个平均分,就妥妥上70分了。选择多看风中劲草很有用,尤其要关注时事与毛概的结合。大题拿到30分应该比较容易,毕竟有押题四套卷,就算是没见过,自己用政治素养也应该能编出一些。今年主观题基本全是四套卷上的,所以4套卷一定要好好背,最后我留了15天,4套卷和米鹏的押题背了3遍,然而米鹏今年中的很少,所以如果要背多个押题的时候,还是要把肖秀荣的4套卷放在第一优先级上。另外字一定要好好写,学习累了可以练练字,我感觉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了。然后考试的时候写快一点,能多写多写,说不定,你多写的一句就有一分,说不定就这一分就能改变考研的结果呢。当然靠谱的优先写,也要注意考试时间的把握。 政治的话,我做肖秀荣的那个1000题,然后再看看错题就差不多了,大题的话最后背背肖四以及其他的就好。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词汇、复杂句理解和阅读策略。对于词汇,如果你的基础扎实,不刻意记忆也能应付;至于复杂句,可参考“考试虫”的相关书籍,虽然可能有些生僻单词,但它对句子类型进行了详细分类,适合初期提升阅读理解。另外,张剑的考研阅读模拟题集非常接近真实考试,值得推荐。阅读策略则需要通过研习历年真题来培养,张剑的真题集因其优质内容而备受推崇,重点在于理解解题思路。
针对考研英语,共有五个题型。首先是完形填空,这主要依赖于日常积累和语言直觉。若有余暇,每日练习一篇或许有益,但我个人并未尝试,仅深入研究过真题。其次是阅读理解,它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尽管某些答案可能存在争议,但大部分都是合理可行的,关键在于充足的词汇量和大量阅读以增强基础,更进一步则是洞悉命题者的思考方式,即运用反向思维,了解对手方能常胜。
第三种是新型题型,初次接触可能感觉难度适中。接下来是翻译题,我个人认为这是最直观的部分,主要考察词汇和短语掌握,考场上的确知道什么就写什么,即便不懂也要尽量编出内容。最后,作文部分分为大、小两篇,虽说大家可能写得相似,但依然有机会获得高分。据说有些考生凭借预先准备的模板取得了好成绩,只能说他们运气不错,毕竟不能每次都遇到原题或未被识别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学理论是理解社会现象的基础,它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理论流派,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的经典理论,再到布尔迪厄、吉登斯等现代理论家的观点。学习社会学理论,关键在于理解和比较不同理论的视角和解释力。我会建议你先通读各大家的主要著作,把握其核心观点,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社会现象中,进行批判性思考。制作思维导图或者概念图帮助理清理论间的关联和区别。
民族志经典是研究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它包括田野调查的方法、数据分析以及经典的民族志作品解读。对这个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比如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并能灵活运用到自有的研究设计中。阅读并分析经典民族志作品,如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等,不仅了解早期民族志的研究实践,也能提升理论洞察力和文本解析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定期做笔记,整理出每个理论的核心要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冲突。对民族志部分,尝试模拟撰写一份小型的田野报告,以此来实践和巩固所学知识。多参加讨论小组或寻找研友,凭讨论和争论,能深化理解和记忆。
至于文献阅读,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要在备考期间大量阅读,入学后也要保持这种习惯。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理解和评价不同学者的观点,这会对你形成独立的学术见解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