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贸大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世界经济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做完《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和全部弄懂了之后,时间应该到了11月上旬左右吧,现在该开始背一些《风中劲草》之类的知识点的书目了,这本书我也看了3遍多了,也还是主要理解然后再去背诵重点。风中劲草弄完,就可以开始买肖秀荣8套卷,做做上面的选择题,大题的话有时间就做做没时间就看看。好像今年有大题是在8套卷上面有的,我也看了下,挺开心的。8套卷做完,有个叫《蒋中挺5套卷》这个也可以买来做做,背上面的大题,好像是16年的时候,压中了挺多大题的,但是好像就只有这一年吧,其他年份的都不怎么样。最后就是大题的最重要的参考书了《肖秀荣四套卷》,没错就是这套卷子,别问为什么就是背,背的滚瓜烂熟。然后你就可以去上考场了。不要担心自己的大题不会做,全部的考生都一样,背了这个差不多都会写大题了。自己还还过其他的一些预测卷子,大家时间多的话也可以去买,毕竟多做多了解。嗯,自己的政治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祝大家好运咯。
考研数学方面:
阅读完教材后,我转向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用了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才彻底完成高数部分。在此过程中,我会遮住答案自我尝试,进度相当缓慢,平均每天不超过十页,基本上每道题目都让我感到困惑。对于线性代数,我没有使用复习全书中的内容,而是选择了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等到全书全部复习完毕时,新学期已经开始了。接着,我又开始了第二轮复习,着重标记出常犯错误和关键点,为后续的专项练习做好准备。即使第二遍依旧有许多题目无法解答,但关键是掌握解题策略。这一阶段大约持续到十月中旬或月底,我就开始着手真题训练。我选购了李永乐的真题集,并自行打印了1995年至2004年的试题。当然,你也可以考虑购买张宇的真题大全,其中包含了所有年份的题目,只是早期的题目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做,以免占用过多时间。我坚持每两天解决一套真题,用一张大型草稿纸记录全过程,就像实际考试一样,不允许查阅书籍,选择题和填空题只需写下答案,计算过程则在另一张草稿纸上清晰列出,方便日后检查错误思路。通常,我会从早上8:30做到11:30,标记好年份后妥善保存,次日核对答案并标记错误,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寻找相似题型进行练习。起初,由于知识点繁多,容易遗忘,导致错误较多,但随着练习的增多,记忆逐渐加深,情况有所改善。对于数学复习,许多人推崇张宇的系列书籍,你可以结合他人的建议,在李永乐与张宇之间挑选一套适合自己的资料,一旦选定,就要深入研读。最后,我在十二月购置了张宇的八套模拟卷以保持手感,这些题目的难度较高,可与真题交替进行,以免影响自信心。此外,李永乐的660题也很有用,尤其是选择题部分,我在开始真题训练时若有空闲,就会做一些,有助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总的来说,数学复习的关键在于巩固基础知识,理解概念,并通过大量练习将知识融会贯通。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不算高也不算低,和政治一样处于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极差,六级不过堪堪飘过,但读写能力还不错,这或许得益于我有时候会浏览一些英文网站或者看一些英文新闻。我认为,考研英语的难不仅仅在词汇和语法上,还有用英文语言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因为有的时候文章和题目你都看懂了,但依然做不对题目。当然,首先词汇是基础。我用的单词书就是俞敏洪主编的乱序绿皮单词书。当然其实用什么单词书差别不大,关键是要坚持背下去,不能偷懒。而且后期主要是从真题里面背诵单词,单词书是前中期使用的。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我用的就是丁晓钟的历年真题超精解(一起买了外刊超精读,但其实没怎么看,感觉用处不大)。同时买了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作为对照和参考。真题我一开始就上手做了,并且一开始就选了最难的2010年真题上手(结果相当惨烈……)。说这个是想说,这几年的英语都比较简单,但我们备考要做好考最难英语的准备。阅读的话,我一开始错误率蛮高,大概错七八个的样子,后来分析原因,发现我喜欢用固有的逻辑解题,而不是从文中找答案。而考研英语的题目是不能想当然的选答案,必须要从文章里面找出答案(多数是对正确选项的变形)。后期我阅读的错误率就能保持在五个以下(这是第一遍的错误率,第一遍以后真题作为自我检测工具价值就大大降低了)。长难句的话,我认为其实真正要求弄懂长难句的题目是翻译,而阅读对长难句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大致能推测出句子的意思即可,因此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付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即可。从第二遍开始,真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哪些单词不熟悉,哪些短语搭配频繁出现,哪些圈套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跳进去……这些都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做题发现的,反正具体做了几遍我也没有统计,就是翻来覆去的练习。阅读做到最后是一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题目。作文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看王江涛的作文书,王的作文相比朱伟的比较朴实,也更容易背诵。王的作文大概是从九月底开始看和背诵。我主要就是背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几年的真题这样子,其他的押题作文也没有背,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后期又买了张剑黄皮书的作文,但感觉除了一些素材也没怎么背,而且那些素材最后也没有用的上。所以我的作文考的也不是很好,估计大小作文加起来也就十七八分这样。我觉得,作文主要还是要有自己的套路,光靠背模板作用不大,而且考试的时候那些平时背的滚瓜烂熟的模板也不一定能想得起来。最好能总结出自己的文章格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涵盖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核心领域。在微观经济学部分,理解市场机制、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生产者决策、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等)以及博弈论等内容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复杂的问题,如市场失灵和政策干预,要能够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涉及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等。特别要注意的是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 Mundell-Fleming 模型的应用。理解这些模型的运行原理,并能按经济数据进行预测,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也是经济学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熟悉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及汇率决定因素、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对WTO规则的理解和应用也非常重要,这需阅读大量的案例和文献,提升实践分析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经济学理论需深度理解灵活应用,公式和模型则需反复记忆。我会定期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大量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凭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
讨论和交流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甚至与教师探讨,这样不仅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也能激发新的思考。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复习过程中会有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