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推荐的政治复习启动时间不宜过早,最好等九月大纲发布后再开始。在学习期间,可以借助肖秀荣的1000题来提升选择题能力。务必关注大纲,特别是新添加的部分,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对于大题部分,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值得一看,其中4套卷尤为重要,往往能命中一些考题。作答时,政治题目应尽量多写。建议先完成大题,再做选择题,我有一个朋友因为选择题耗时过多,导致大题未能完成,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考研数学方面:
听说今年的数学挺棘手,我在备考期间几乎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数学上,最终成绩还算满意。初期,我快速浏览了一遍教科书,没做课后习题,大概用了一个星期左右,主要是为了了解框架和基本概念。接着,我开始了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刚开始确实有些吃力。对于那些纠结于选择李正元还是李永乐书籍的朋友,我想说,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我的建议是在暑假之前完成全书的学习,我不想把学习计划拖到假期,毕竟需要休息娱乐嘛……(害羞)其实时间是绰绰有余的!暑假期间,我完成了从90年到00年的所有数学真题,这些试题的质量非常高,特别是证明题,非常考验思维能力。八月时,我又重温了一遍辅导班的教材,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考。九月到十月,我坚持不懈地完成了00年至10年的真题,并进行了纠错和笔记整理。十月中旬,我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状态,每天都感到充实无比。从那时起,我每周六都会进行模拟考试,使用11年至19年的真题来模拟考研。平日里,我就开启了刷题模式,一周内轻松解决了660题,还完成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面上的各种模拟试题。与某些同学不同,我喜欢每天上午完成一套模拟题,这样能确保我始终保持高效率。通过不断的刷题、纠错、记笔记和查看错题,间或进行模拟考试及回顾00至10年的真题,我觉得自己准备得足够充分了。这里想提醒大家,做完真题并不意味着你的数学已经很好,我见过许多只做真题的同学,他们在14年和15年真题中得了130分,就自认为数学水平高,但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觉。近几年的题目相对简单,几乎没有难点,即使数学基础一般也可能拿到120分以上。然而,今年的考试让不少人栽了跟头……所以,希望大家保持谦虚的态度!关于数学,关键是要保持解题手感,保证足够的练习量,确保正确率,无论遇到哪种类型的试卷,你都能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备考的挑战主要在于高质量的参考资料匮乏,难以找到与实际考题相匹配的材料。在书籍选择上,我仅依赖于张剑的黄皮书,认为仅凭真题就已经绰绰有余。有些同学推崇考试虫的长难句和阅读笔记,但我并未尝试,故不便评论。对于真题阅读,我从1996年开始,逐篇精读并多次复盘。我对每篇文章的要点进行了详尽整理,并且针对每道题目和选项,我都运用特定的方法来分析其类型和设计。经过大约五年真题的训练后,处理2002年以后的试题时,阅读部分通常只会出错两至三题。完成学习后再深度剖析真题,你的能力将实现显著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西方经济学涉及的概念众多,如供求法则、边际效用、机会成本等,这些都需有清晰的理解。我会在预习时把这些概念整理成笔记,凭反复阅读和理解,确保自己对每个概念都能准确把握。
深入理解理论模型。西方经济学中有很多经典的理论模型,比如IS-LM模型、AD-AS模型等。对这些模型,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构造,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应用场景。我通常会画图帮助记忆,并尝试将这些模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以此加深理解。
再者,重视计算题的训练。无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核算公式,都需一定的计算能力。我会定期做相关的计算题,尤其是历年的真题,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关注热点问题是关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西方经济学的考试往往会有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的问题。我会定期阅读经济学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学术文章,了解最新的经济政策和研究动态,这样不仅拓宽知识面,也能为答题提供鲜活的例子。
持续实践和反思。我习惯于每天做一部分题目,对比答案进行自我评估。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会查阅资料或者教老师,直到彻底明白为止。我也会定期回顾学过的知识点,凭不断的温故知新,巩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