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化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7月下旬开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这个阶段可以《1000题》也可以加进去,听完一个单元后可以配套《1000》题巩固,毕竟因为政治记忆的点太多,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又都是初次接触,很容易出现昨天刚听过的知识点今天就忘记的情况,而且通过做题,也更容易把握哪些是重点考点或者容易设陷阱的点。建议第一次做《1000》题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这样可能会对第二次做题产生干扰。我的习惯是,每次做题把答案写在纸上,对过答案后把做错的题号用笔在书上标注,以筛选出第二个阶段要做的题目。这个阶段我对政治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一般是在学其他学科学累的时候穿插政治,这个阶段重点是理解性记忆,不太费脑,可以作为调节性的学科。10月至11月中上旬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仍以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为主,并辅以《肖秀荣时政》。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比较固定,一般早晨拿出1至1.5小时温习讲义知识点,重点复习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拿出半小时至四十分钟,针对第一轮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依然做错,需要分析原因,找出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着重记忆。这样两轮下来对于选择题会有一个不错的掌握。此外这个阶段可以加上《肖秀荣时政》,学累的时候看两页,书中对于重点会有黑色加粗标注,其余部分是帮助理解。对于时政书后面的配套选择题最好做一下,因为这本时政是以专题形式进行介绍,每个专题就像一篇小文章,容易让人抓不住考点,看了后边的选择题,就会比较了解哪些地方是考点。肖大大对于时政题的把握还是很棒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1月中旬到考前,主攻大题,辅以选择题考点记忆。大题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背背背,我主要背的肖四和部分肖八,有余力的话可以多背些。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仅专注于近十年,即2010至2020年的阅读理解真题,这部分内容我重复做了两次,而其余年份的真题则做了一遍。我的步骤如下:首先,我会设定时间限制独立完成四篇阅读(初期允许适当放宽时间)。接着,在随后的四天里,每天深度剖析一篇阅读。这其中包括精细阅读每篇文章,将所有生词、短语及复杂句子记录到笔记本上,同时通过笔译或口译全文来提升翻译技能(这样就不需额外安排翻译练习的时间)。我还会详尽研读紫皮书中提供的文章解析和题目解答,并利用零散时间反复查阅个人笔记。考研阅读的答题策略是关键,有些可以从紫皮书中获取,但有些仍需你自我归纳提炼。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理论是这个科目的核心。包括教育的本质、功能、历史发展,以及教育的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元视角的理解。这部分需扎实的记忆和深入的理解,因它们为后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我会建议你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阅读经典教育学著作,理解并消化其中的观点,做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
教育法规与政策也是考试中的重要部分。你需了解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相关的教育政策,这些内容往往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关,理解和记忆的,要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再者,教育心理学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关键。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评价和改进教学效果等问题。这里的学习,不仅要关键概念,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并尝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场景中。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复习应结合多种方式。一是系统性的看书,二是有针对性的做题,三是定期回顾和总结。看书时,要做标记,画出重点,理解难点;做题时,使用历年真题或模拟题,凭实战来检验理解程度;定期的总结和反思是提升理解深度的好办法,你每周或者每两周做一次知识点梳理,看看哪些地方还需加强。
我强烈推荐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学习小组,和其他考生一起讨论,共同进步。这样既能互相激励,也能从他人的角度获得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