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南昌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等教育部大纲下来开始复习的。九月多。按照大纲先浏览一遍看大概考什么。然后配合肖秀荣1000题,和徐之明的梯度习题来练习。徐之明的题目是每看完一节开始做,为了巩固知识点。肖秀荣的题目就隔断时间再做,来判断你哪些知识点没有记牢。把错题标记,反复做。等到十一月开始涉及大题。用的是肖秀荣的小册子,好像是叫知识点背诵。大概背了背,然后看了看1000题和梯度题里面的大题,熟悉答案里面一些不断重复的话。接着等到热点出了开始看热点。最后在十二月,各种押题卷会层出不穷。用的肖秀荣四套,顺便买了本真题稍微做了做,看看前几年考了什么,然后大题答案是个什么套路。今年肖四还是猜对了一问原题。其他的也有些许涉及。但总的来说,政治得高分主要靠选择题,大题比较主观,再一个只要言之有理基本上都是会给分的,不一定按标准答案给。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开学起,我才正式启动数学复习。直至七月中旬,我专注于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稳步前行,不宜急于求成,更不必与他人攀比进度,关键是要按部就班地巩固基础。数学科目至关重要,因为它能显著拉开分数差距。常听人说教材应精读,但我个人认为理解并掌握定理和例题就足够了,无需深究定理证明过程,那可能既耗时又偏离备考主线。复习全书应该至少过两遍,第一遍时每个题目都要尝试,即使一开始感到困难重重也无妨,这是正常现象。同时,应结合过去几年的真题类型来练习。真题需做两遍,尤其是近期的题目,值得深入钻研。
考研英语方面:
五月初之前,我一直专注于词汇记忆和使用那本经典的黄皮书练习。推荐一款优秀的单词学习应用——墨墨背单词,它的设计非常出色,要求每日必须复习完毕旧词才能学习新词,其次它设立的每日奖励制度极具激励作用,还有那些诙谐的段子,让我在整个备考期间几乎每天都坚持背诵,感觉比单纯看书更有效果。我喜欢晚餐后漫步,这也算是一种健身活动,通常我会边走边记单词,这种方法对我来说效果不错。如果你愿意尝试其他方式当然也可以。据称,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分段学习则更为高效,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吧。在这段时间里,我还借助何凯文的长难句课程,巩固了英语语法基础,这对我后来处理翻译和阅读理解大有裨益。十一月之后,我挑选了一些历年真题中的优质题目进行练习,到了十二月,应当进行全面的技巧训练,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和翻译等,因为长时间不做可能会忘记一些解题策略。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在考试前的十几天内务必完成几套模拟试题,张剑的最后五套题是极佳的资料,难度略高于真题,做题时注意把握时间和技巧的应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在受力时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对专业,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至关重要。基础概念的理解是关键,例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都是构建材料力学理论框架的基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学习的第一步。
要熟练掌握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力学特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用,能够帮助准确预测材料的行为。熟悉常见的材料试验,如拉伸、压缩、弯曲试验,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力学行为。
再者,解决材料力学问题的方法论也很重要。无论是直接法、间接法还是叠加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需按具体问题选合适的方法。画出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破坏机制,也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
,习题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凭做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大家不仅要完成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还找一些历年真题或模拟试题进行训练,这有助于适应考试的风格和难度。
不要忽视实验环节。实验室提供了直观感受材料力学特性的平台,亲手操作加深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