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台湾研究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厦门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阅读的政治书籍不多,仅限于做了1000题及最后的四份模拟试卷。因此,每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复习,并定制个人化的学习计划,切勿盲目模仿他人的方法,这是我想强调给师弟师妹们的。在考试的最后一周,我会专心致志地熟读考点汇总,并反复背诵,同时会做肖秀荣的四套预测题(实话实说,我没有做历年的真题,因为我认为那些内容可能不再重复出现...而且我看预测题主要是对照答案,而非独立完成。尽管这些预测题确实覆盖了一些大题,但我并未全部背完)。尽管这个分数在考研中不算顶尖,但确保过线绰绰有余。政治科目包含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如党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矛盾分析法等,多背多看自然能铭记于心,但若不做笔记,记忆难度会很大。因此,在备考的最后一周,记得勤动口脑,加强记忆。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本人比较喜欢英语,当然英语也比较好,做数学题的空隙每天拿出两个小时做英语阅读简直是享受(可能很少有人有这种感觉吧)。我就是铁打的每天两小时英语,一直坚持到了初试的前一天(考之前还做了两篇练练手)。我记单词没用过什么恋恋有词之类的,就是从98年真题开始做,每做一篇把每一个不熟悉的单词记在一个本上,重点就是每天有时间就看这个本。我觉得这样才能抓住考研词汇的重点,做的多了就知道哪些是高频词汇,哪些是容易混的了。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做过的文章默读,当做故事来读,通过情景记单词也是一种强化。到底英语就是单词量必须足,不然阅读做起来你绝对有想哭的感觉。然后就是语感的培养,好多人问过什么叫语感,这个我也说不出来,自己悟,大概是一个长难句你让我说出来具体意思可能很难,但是看过后用语感带出你能知道个大概的意思,反正是很朦胧,但你看题目,就能通过你理解的大概意思选对,很管用。我训练语感就是通过不断地读,不断地读,不断地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慢慢地对于很多人来说长难句需要一点点的抠,我就只需要扫过一两遍就能搞定。你做题的时候不需要搞得特别明白,做对才是王道,分析的时候才需要好好搞明白,一天基本就是四十分钟做两篇阅读,然后用一个半小时有时候两个小时去整理生词,全文翻译(一句句的翻,这个懒绝对偷不得,你偷了懒,最后全得自己受)。我做英语几乎是从五月份就开始卡点做阅读,一篇绝对不能超过18分钟,事实证明对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我觉得真题本来就不多,你如果每一篇花半个小时来做来研究真的是浪费了练手的机会,我每天英语只花两个小时,如果你觉得对你来说太少可以多一个小时,但建议不要超过四个点,因为还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数学。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基础这个科目,其核心在于对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这需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变迁。我建议大家从教材入手,系统地阅读并理解每一章的内容,构建起全面的历史框架。不要忽视小知识点,它们往往会在试题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注重史料研读和解析。历史学不仅仅是记忆,更是理解和解读。我会定期选取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或考古资料进行深度阅读,尝试从中提取信息,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这种方法不仅能提升历史素养,也能训练在考试中的史料分析能力。
再者,历年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思路,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复习。我通常会把历年真题当作模拟考试来对待,严格控制时间,对照答案自我评估,查漏补缺。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高的好方法。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复习,互相提问,共享学习资源,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掌握程度,又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
保持对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历史是一门需长期积累的学科,只有真正热爱,在枯燥的复习中找到乐趣,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