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文学院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当时利用一个月时间把《政治大纲解析》简单得扫了一遍,几乎没记住啥。这时候会出一本书,叫《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只能在网上买到,很本书很赞,这本书可以说就是《政治大纲解析》的简练版,它把重点、难点、大纲新增点、往年已考点等等都做了详尽的标注,你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把大纲最重要的东西通读。政治后期的复习我几乎都是靠这本《风中劲草》,不过它有三本书,最具价值是它的核心考点,它另两本书是题目和答案,这两本书的价值个人觉得不大,它的题目没有与时俱进,很多已经过时的,而且考的太细。说到题目,我个人推荐肖秀荣《1000题》,这本题目比较有针对性,题目风格和真题风格接近。我当时把《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和肖秀荣《1000题》结合起来一起复习,看一部分知识点对应做这部分的题目,当然题目只需要做选择题就可以,大题的复习还在后期。从9月底到11月中旬,一个半月把这一阶段搞定。大题每年肖秀荣都押的很准,虽然肖秀荣的答案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一定要背《肖4》。因为我曾经告诉一起考研的朋友背肖4,但是他却没有背的惨痛的经历……背大题真的很头疼,一般肖4是12月初出版,所以为了预留给政治对应的时间,专业课英语应该早点学到差不多的水平才好。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确实贯穿了我复习过程的始终,但是一直没用太多精力。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全程都不能放下,无论后边专业课压力多大,也要做一定数量的英语保持语感。首先,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复习性价比最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其实只有100篇)。最开始做的时候会错很多,做一道题用很长时间。大概做了二十篇左右,已经大概知晓了考研阅读的风格。这个时候可以做英语真题的阅读了,每天精读一道题,把不会的词划出来,长难句弄懂,每道题错的原因搞清楚,大概需要一小时左右。其次重要的是作文。不少人用的是王江涛的作文书,每天背背范文,成效显著。我比较懒,一篇作文也没背过,只是复习后期平均一周自己会动手写一篇。我还是推荐老老实实地复习作文,平时多积累一些短语和长难句的写法,多背范文,这才是提分的王道。另外字迹也很重要,因为时间充裕,英语的主观题我都打了草稿后再写到答题纸上,想来有很大帮助。再次是翻译和完型填空、新题型。个人认为每道题各一周做一道就可以。尤其今年,新题型简单到没朋友。等到了十一月中下旬可以开始做模拟题。关于背单词,开始时候尝试过大本、小本单词书,还有自己整理真题上的生词,两千多个核心词背一遍之后每天循环复习100个词,一直到考研都没放下,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念与理论是基础,比如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观等。关注教育政策的变化和社会教育热点问题,如素质教育、公平教育等也是必要的。在复习时,我倾向于将各个领域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知识框架,这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语言文学综合”则要求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广博的文学素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都是重要的考察点。我建议从经典作品入手,深入阅读并理解其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注意梳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如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或者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等。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部分,除了熟记语法结构,还要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例如古文翻译和写作训练。
学习方法上,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持续的专注力。我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帮我整理思绪,加深记忆。我还积极参加模拟考试,凭实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
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我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者教导师,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拓宽视野,也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压力和困难,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己,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