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力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数理学院力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考试大纲》里只有章节各层的标题,没有对知识点的具体阐述,只是告诉你一个考试范围,但因为它是官方出的考试复习范围,是最权威的东西,所以一定要用。在看肖《精讲精练》的时候把《考试大纲》放在旁边对一下,哪些知识点今年删掉了,哪些是新增加或调整的,删掉了就不用看了,新增或调整的要找来补充进去。《考试大纲》配套的《考试大纲解析》里面有具体知识点阐述,不过因为有了《精讲精练》就觉得没必要再用这本了,只要把大纲新增的内容想办法补充一下就好。 政治这玩意江湖流传的所谓太早开始不好是指你牺牲了其他科目时间太早看政治不好。考研政治确实和高考不太一样,2010年以后50分分析题全部以当年所开重要会议和人民日报重要党报评论为材料作答,.所以政治复习开始早了,确实抓不到重点,但这并不是说你不能太早开始,选择题历年还是偏重基础(今年除外),不是靠蒙的,所以是要下功夫的。在用书方面,肖秀荣全套就行,肖秀荣每本书都有具体的时间表,告诉你啥时间买啥书,但其中有一本是个例外,就是那本最基础的课本,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实在太厚,一般人看了记不住,记了再回头看也来不及了,我室友是典型理科生,看这个就耽误了不少时间。任汝芬的《序列二》可以考虑,基础知识一定要看好,尤其是毛概近代史里的死知识点一定记住,马哲有点难度对于理科生,可以参照我资料里的视频结合课本学习,我也有一套自己的框架,做10分的马哲分析题是没问题的。其他的用肖秀荣就可以了。另外,最重要的一本书《教育部政治大纲》(红宝书)会等到9月中旬出,那本书是一定要买的,但怎么看很有门道,那本书字极其密,一般人都看不好,所以如果你记忆力不太好的话是不能字字背的,一个月时间一定要看完第一遍,首先你要着重背黑体字,小字部分当选择题来记忆,对着1000题背基础知识效果会更好。等到冲刺阶段题目不够情况下,可以考虑蒋中挺或石磊的习题,任汝芬的就不要再用了,肖秀荣习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死,和真题风格不太一样,但又不能不用,12月出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题都要反复背诵,以此作为考试的答题模版。
考研数学方面:
七月份开始一定一定要开始做复习全书!我不太喜欢有些人的说法,说什么什么书看了多少遍刷了多少遍,数学哪里是可以看就看会的,一定要动手去做,并且一步一步来绝对不可以看答案!我当时全书一共做了3遍,第一遍可能会比较慢比较吃力很多题都不会,没关系,这时候应该做一个记号,这样下一次方便我们找到一些不会的题目和知识点再进行复习。做标记很重要,这关系到你后来的复习计划,比如划√的表示这道题你完全不会,划?的是由于你粗心导致的错误,划※表示你可能只做对了一半或者知识点没有特别清晰需要再做一次等等。做一遍要有做一遍的价值,不能等到再拿到手里的书都不记得当初自己哪里学的不够好哪些学的还不错,这样给我们第二次的复习节省了时间并且标记了重点。当时我做全书到第三遍的时候也并不是说又把所有的题目全部做了一遍,只是把一些我常出错和不会做的题型拿过来又做再总结,可惜也许自己头脑不灵光最后的最后还是有些题目没有想明白。全书第三遍搞定后,基本上就不看全书了,把它留下来当字典用,做题时碰到不熟的知识点再翻下全书。最后两个月就是做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了,也是模拟真实考试那样,早上抽出3个小时来做,一套一套做下来,并且把不会的认真分析,直到弄懂为止。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精髓在于实战演练!推荐采用“五步学习策略”:首先进行试题操练,接着自行翻译全文(记得动手写哦),然后借助解析仔细研究题目,再与你的翻译对比,最后挑选出重要词汇和语句进行摘录并熟记。这样一套流程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利用清晨的余晖研读专业课或政治是个不错的选择(随着时间推移,效率会提高)。总结来说,英语复习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掌握方法,信心满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材料力学涉及到许多基础概念,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这些概念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例如,要清楚地知道正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区别,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体的变形。了解线性弹性和非线性弹性的基本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熟练运用公式和计算技巧。材料力学中有大量的计算题,这就需对各种公式有清晰的记忆,并能灵活应用。比如胡克定律、圣维南原理、欧拉-伯努利梁方程等,这些都是常考的内容。对复杂的计算问题,要善于分析题目,找出解题的关键步骤,不是盲目套用公式。
再者,实验和实例分析同样重要。理论学习之余,尝试理解和解析实际工程中的例子,加深你对材料力学的理解。例如,研究桥梁的受力分析,或者金属材料在不同压力下的形变等,都能帮助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考研中的一大考察点。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以此来提高我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遇到难题不要害怕,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多问为什么,这样不仅能提升思维能力,也能你在考试中更有信心。
定期回顾和总结是保持知识新鲜度的好方法。我建议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回顾本周学过的内容,整理笔记,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