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投入回报率比较高的课了,我从七月中旬才开始看,感觉时间够用了,就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看完一章就做相应部分的一千题。到了十月初,第一轮结束,后来又用了一个月把一千题又仔细做了一遍,之后用一周把真题中的选择和马原大题做了一遍。11月,我做了肖八第一套卷子,看了风中劲草上的知识点。我还做了许多模拟题来巩固知识点,做多了你就会发现,虽然政治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多,但针对每年的热点,出题概率大的知识点就那么些,也不是很难掌握。另外,做模拟题时比做题更重要的就是仔细研读答案,肖四、肖八、蒋五在答案这方面做的都非常好,我当时拿彩笔把重要的知识点都勾出来了,在考前要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在考研期间,我投入了至少一半的时间钻研数学,然而最终的成绩并不如意。现在我想反思一下我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数学是我此次考试中最失意的部分,因此我能提供的更多的是警示而非经验。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计算准确性!这成为了我的致命伤,一道价值15分的题目因计算错误而白白丢失,只能归咎于自己。各位在备考时,务必重视计算练习,亲自动手,并保持专注,培养一次性算对的习惯。我就是因为平时疏于严谨计算,草稿纸涂鸦一片,未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解题速度也让我付出了代价!有25分的题目,由于时间紧迫,我慌乱地完成了,事后仅用15分钟就理清了思路,这些都是我原本能解答的题目,真是懊悔不已。这一切都源于我没有在日常练习中严格控制时间。所以,计算精准度和解题速度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考研英语方面: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一个英语如此差的学生怎样进行考研复习,并取得满意成绩的。9月份之前,我那时和别人一样拿着俞敏洪的《考研英语词汇》使劲背单词,第一遍背这本词汇书时,老实说我认识的词汇不到三分之一,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结束了第一遍,特高兴,满怀期望的准备看第二遍,结果发现第一遍看时认识的单词还是认识,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可以说之前两个月努力一点用没,当时特绝望,考研我最担心的也就是怕英语单科过不了线。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到考研结束都背不完那本词汇书,于是就分析自己的英语缺陷,发现自己最缺乏的就是词汇量,我想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效果最大化,最好的途径就是背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于是我就去书店找了《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这本书后面列出了每篇阅读理解的大纲单词和超纲单词,觉得特适合我,因为我基础太差,一般每天就两篇。第一遍看文章,做题,正常情况五个选项全错,运气好能对一两个,然后不看解释直接背后边所列单词,再看文章做题,一般就能全对,所以我个人觉得考研英语重在词汇,尤其是历年真题常出现的词汇,只要单词熟悉了,做题自然问题不大。就这样,9-10月份我就做真题阅读,然后使劲背后边的单词,按照英语(一)的方式复习着,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12月份我就用了蒋军虎的《精读80篇》,主要就是做阅读模拟题,同时准备写作。考研英语中除了阅读,比重最大的就是写作了,而且这部分也是比较容易拉分的,应该重视。我英语基础差,让我短期内学会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肯定不可能,我的方法就是找了一些比较好的历年真题的范文,把其中好的句子背下来,写作的时候尽量往上套,比如说把其中的名词或动词替换掉,在保证语法不错的情况下多用些高级词汇,及格分肯定没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国际商务”的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它不仅涵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还包括跨国公司运营、国际金融市场、全球供应链管理和跨文化沟通等多方面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先从宏观层面理解全球经济环境和贸易规则,再深入到微观的企业战略和市场分析。
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部分,如比较优势理论、重商主义、新古典贸易理论等,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关注最新的国际贸易动态,比如WTO的最新决策、各国的贸易壁垒以及自由贸易区的形成等,这些都是可能的考点。
跨国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是另一大重点。这部分需了解跨国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全球化战略以及面临的挑战。熟悉国际企业常用的财务报告和分析工具,如财务比率分析、投资决策模型等,这些在实际案例中会频繁出现。
再次,对国际金融市场,理解汇率决定因素、金融衍生品、国际资本流动等内容十分关键。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比如金融危机的影响、货币升值或贬值的原因等。
跨文化沟通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这些都会影响到国际商务的实际操作。
在学习方法上,除了课本,我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阅读相关论文、研究报告和新闻,保持对全球商务环境的敏感度。做大量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组队讨论和案例分析也是提高理解力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