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博物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博物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北京科技大学博物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大纲解析是九月中旬出来的,我大概是十月份才开始看政治的。政治的资料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一,感觉还不错。另外就是做题了,我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和任汝芬的2000题(序列二),都做完了,错的离谱。序列一我就看了一遍,然后就是看做题里做错的选项,这些看了我很多遍,后期的下午时间,我基本都在看政治,序列二也很坑爹,没有答案解析,只能自己胡乱猜,劝大家最好别买。 政治的大题我直到12月底还没有开始背,直到考研前几天,我才把肖秀荣和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看了一遍,任汝芬的四套题感觉不咋样,我就把肖秀荣的四套题的大题背了一遍,留了个印象。关于资料。除了大纲和肖秀荣的全套资料以外,包括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此外冲刺期我还买了蒋中挺的五套。肖秀荣1000题我过了四次,这样下来我的基础部分是很扎实的,后期所有的模拟卷子我基本是十分钟搞定客观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基本就是背单词(9月份开始每天1个小时),注意一定要看例句,要让单词回到句子中,要不容易知道什么意思,但到句子中就搞不动。然后就是真题,真题大家一定利用好,练阅读的思路和例句什么的,我觉得真题绰绰有余了,一定要买有详细解析,甚至有生词整理的。英语我花时间的是作文,作文好几十分,不练习和练习的差距还是比较大,比较完美的办法呢,从9月份开始每周一篇文章,如果像方便一点呢,可以用我的方法,我是最后一个月开始准备的,其实很简单,就背背真题,十篇大,十篇小,后半个月看各个培训机构或者网上的预测,找出十篇小作文,十篇大作文背,这个背就要背的滚瓜乱熟那种,不过别搞得背没问题,结果写不出来哈,背的时候自己生疏的词还是要写一写的,避免出低级错误。效果真的还不错,我就背了这些,背的时候我经历了一段挣扎期,有几天就是背不进去,原因是觉得背了有用吗,万一背的考不到怎么办,然后就纠结。不过后来自己说服了自己,其实不管你背的主题考到没考到,你背诵着二十篇的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哪怕最后没有考到,你也会发现很多东西一通百通,信手拈来改改关键词罢了。作文还有一个就是模板的问题,大家背的时候还是要进行筛选,选择一些比较创新或者文章写的有理有据的,别背低质量的文章。对了,背作文的时候一定要记主题,最后冲刺背诵的时候就靠主题来激发自己的记忆,大小作文我自己觉得写的都不错,没有特定的模板,都是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内容。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文博综合》的核心是文物学、博物馆学以及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对文物学,你需理解和掌握各类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这需大量的阅读和记忆,建议多读原著,如《中国文物鉴赏辞典》等,配以图片辅助理解。
博物馆学部分,你需了解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功能定位、藏品管理、展览策划等内容。推荐《西方博物馆学名著选读》,这本书能帮助你深入理解博物馆的本质和运作机制。实践性的案例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关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动态,研究其策展理念和运营模式。
再者,考古学是文博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掌握基本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如地层学、类型学等,并对中国主要的考古遗址和文化有所了解。《中国考古学通论》是一本很好的入门教材,参与一些考古报告的阅读,对提高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笔记是非常有效的。每读完一部分内容,都尝试用自有的语言概括并做笔记,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帮助记忆。讨论+实践也很重要,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问题,或者尽可能寻找实习机会,亲身体验博物馆的工作流程,这将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实用。
定期进行模拟试题训练,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节奏,这对提高应试能力至关重要。你参考历年真题或购买相关辅导书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