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与化工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厦门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重在冲刺,冲刺12月(30多天)资料推荐:《肖.讲真题》《肖4套卷》《肖.时政》最后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秋风扫落叶直奔政治考卷!首先可以做一下《肖.讲真题》的近5年的真题,选择题全部都做做,感受一下真题的风格,对于大题可以写下自己的思路、关键词。当然,最最重要是后面给出的解析!!看看老师是怎么剖析一个问题、怎样回答问题的!而且最好也整理下来!!政治大题如果思路跑偏了,写的再多也只能得少得可怜的辛苦分儿,尤其是在帝都这样的地方,给的分就更加少的可怜了,所以,一定要把握考研政治的答题思路!!!《肖.4套卷》做法参考肖八。By the way,最后对于大题的准备我就只背了肖四和肖八,其他的任何材料都没背,就连买的小草也抛弃了。其实总体上说,自己在政治上花的时间不多,共100天左右,基础阶段每天1.5~2小时,强化阶段1.5~2.5小时,冲刺阶段2~3小时左右,但是取得了相对满意的分数,和复习的思路、方向、方法有深切的关系!!!时政参考肖八肖四里面的时政题和其他补充材料,到时候肖秀荣老师有对应的资料和视频。做题的时候一定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有的选项答非所问,即便正确也不能选,有的选项之间只是个别词语的差异,要认真区分。多选题我经常错很多,这方面实在是不好多说,大家可以看看其他人的经验。我临考前做模拟题选择经常错十多分啊~汗!关于简答,答题注意卷面整洁,因为是黑笔写,很容易写花、写歪。我字不漂亮,还每天练一篇楷书。答题的时候用尺子标着以免写飞…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部分可以从七八月份开始复习,先从课本下手复习,也学了不少解题技巧,之后配合考点复习,顺便做好自己的笔记,留待以后回看。高数的历年真题打印下来,反复模拟。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题目简单,可是还是要予以重视的,毕竟140分的人还是少数,说明它并不是那么简单。把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都弄清楚,等到全部做完后就会发现每年出题是有一定套路的。有心的话,可以把每一套题中相同相近的题目归整一下,思路会更加清晰。
考研英语方面:
七月份八月份开始做近10年的真题和单词第二轮背诵,单词第二遍背会比第一遍轻松一些,虽然也没轻松到哪里去单词这东西呢,背着背着就会越来越轻松简单,中后期要适当减少背单词的时间了。真题还是用老办法,先做一遍,其次对答案,再分析长难句,翻译全文,最后背文章里的单词。翻译全文的时候尽量不要看书上的翻译,等自己翻译完一个段落后再看书上的,仔细对比一下看自己哪里不到位,一定要动脑思考。黄皮书上的解析有些地方会有点牵强理解不了,也不用太追究,我们的重点是要理解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制备与加工等多个方面,这是理解所有材料性质的基础。晶体结构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各种晶格类型,掌握布拉伐格子、晶面指数、晶向指数的计算,以及对衍射原理的应用。这部分需大量的练习来熟悉,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也至关重要。
相图的学习是材料科学的核心。你需理解不同相图的构造,掌握固-固、固-液、液-气等转变过程,并能按相图预测材料的性能变化。对复杂相图,凭画出简化图,抓住主要转变关系,进行理解和记忆。
再者,材料的性能,如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与微观结构密切相关。理解这些性能如何由原子尺度的结构决定,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例如,位错理论解释了金属的塑性变形,陶瓷的脆性则源于其无序的晶体结构。深入研究这些概念,深化你对材料本质的认识。
至于制备与加工,这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关键环节。了解各种合成方法,如溶液法、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沉积等,以及各种加工技术,如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有助于你理解材料性能的变化是如何在实际过程中实现的。
学习《材料科学基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理解材料性能与其内部结构的关系。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你检验理解程度,巩固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