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南京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开始复习政治时候,复习前期每天花一小时看政治,最后一个月冲刺每天分配给政治三小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分数我还是满意的。九月份,每天看精讲精练,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每学完一章,就梳理该章的知识框架、回顾整理错题;十月份,做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对照错题解析查漏补缺,月末又回过头把1000题的错题重做了一遍;十一月,开始看真题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月底八套卷到手后就一天一套掐表模拟;十二月,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过了两遍,错题集过了一遍,考前一周基本每天都在背大题的思路。十一月底肖八就出来了,做完肖八,我把自己经常出错的那些章节知识,又大致的看了看。十二月九号肖四出来了,就开始背每天下午背半套大题,背了八天。也有人两天从早上到晚上两天背完的,看自己的学习方式。我四套卷背完之后,就抽出了两个整天又重新把四套卷背了背。考前的下午和晚上又捋了一遍肖四大题,肖八的选择题和肖的时政选择题,很幸运考试的时候碰到了一道时政原题。
考研数学方面:
唯有数学,可以说是影响总成绩的关键科目。数学具备实用性,它是一种必备的技能。面对数学的复习,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关键在于掌握并理解各个知识点,同时通过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来强化训练和提升水平。复习数学时,一定要亲自动手实践,切忌纸上谈兵。看书并不代表能解题,能解题也不一定准确,对于概念和公式,不要机械地死记硬背,而应力求理解和应用。推导一次公式往往比单纯记忆更为深刻。此外,要注意各个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市面上关于数学复习的资料丰富多样,大致内容相似,挑选一部分就足够了,资料过多反而难以完成。我当时采用的复习计划是:全面复习书籍(3遍)、选择题与填空题660题(2遍)、400题(2遍)、历年真题(3遍)以及超越考研135题(1遍)。实际上,数学考试主要考察基础知识,每年的题型变化不大,重点在于能否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词汇,我初期完整地将绿皮书背诵了两轮,随后便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持续学习直至考试。已熟悉的单词我会迅速标记跳过,然后反复过剩下的词汇,并将它们抄写在纸上。背词时,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列表顺序,可灵活调整。同时,利用各种技巧增强记忆,比如关联记忆、谐音法或记忆宫殿等。至关重要的是,每天复习所学,确保稳固掌握。至于你的方法,需要按照个人实际情况来定。在处理复杂句子方面,我稍感遗憾,因未能在暑假期间进行系统的训练,导致后来做真题时常有些困惑。阅读理解是最关键的部分,提升阅读能力会对其他题型产生积极影响。建议采用深度阅读策略,同一篇文章应练习四到五次。首次在笔记本上做题,核对答案后不查看解析,记录错误数量;第二次查找并学习文章中的陌生词汇、短语和句子,再次做题,同样统计错误;第三次逐句翻译并对照解析校正,再次做题并统计错误,这一步最耗时;第四次,针对错误最多的一两道题进行分析,尝试为文章拟定标题,概括段落大意,并划分结构。我还绘制了错误次数的折线图,通常第一次到第二次错误率会减少约50%,第二次到第三次可能降低30%至40%。对于写作,我在暑假期间开始准备,虽曾遗忘,但仍坚持重背。素材来源包括真题范文、王江涛推荐的十篇必背范文,或是从之前的阅读中积累的精彩句子和段落。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物理基础是理解材料性质和行为的关键,它涵盖了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等多个领域。牢固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你需对原子结构、能带理论、晶体学、磁性、电性等有深入的理解。特别地,能带理论是理解半导体和绝缘体性质的核心,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则是分析材料稳定性和相变的重要工具。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你凭做实验或模拟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利用Quantum Espresso等软件进行第一原理计算,直观地看到电子结构如何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质。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也是很重要的,它们不仅提供了实际的应用案例,还能你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
再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试中的重要考察点。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做一些综合性的习题和模拟试题,训练自己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遇到难题时,别怕挑战,这是提升思维能力的好机会。
建立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也至关重要。定期复习,及时整理笔记,将知识点形成体系,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小组学习或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凭与他人的交流,你能发现自有的盲点,也能从不同的视角理解问题。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保持好的心态和体魄应对各种挑战。学习是一个过程,享受这个过程,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