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前期可以报一个辅导班,主要是马原和史纲,这两部分一个最难理解一个最难记忆,适当做点选择题,等到九月份政治考研大纲出来,再多加时间复习政治,把选择题知识点理解透彻,适当看看真题选择题就行,看看哪些选项容易设置陷阱;政治分析题和当代时事结合紧密,平时可以关注时事新闻,每天花十分钟看看今日头条啊一类的新闻就可以,考前一个月再背一些押题分析题就可以了,把分析题知识点背熟,就算考不到原题,也能把答题纸写满。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不好的一定要早早准备,我第一年就是准备太晚了,六月份才开始,到最后时间不够了,真题才做了一遍,哎,都是眼泪。。。不说了,建议大家现在就开始打基础,结合大纲,把课本习题过一遍,基本定理概念要掌握,一般到五六月份基础就该弄完了,开始强化,复习全书少不了,我买的二李的,先做第一遍比较吃力,好多题不会,不过不要担心,坚持下去,大家准备一个错题本,把不会的,做错的都摘录下来,错题是在第几页,涉及到哪些个知识点,自己的错误解答和正确的详细解答都写在上面,方便日后复习。全书过第二遍就容易多了,不过还是会有不会的,很正常,全书里也有个别偏题怪题,不要去理会,记下来看看就好,全书第三遍结合错题本,好好过一遍,然后是真题,这里一定要重视真题,要做三遍左右,第一遍慢慢做,不会的记下来,反复研究,第二遍卡时间做,模拟考试,不过依据个人情况,但是卡时间模拟做卷子很有必要。也可以买几套模拟题卡着时间练练手,但是模拟题的话,错题看看就好不必深究把真题研究透就够了。最后临考前把错题本好好看一看。
考研英语方面:
提前启动英语复习是必要的,尤其是对那些英语水平有待提高的人来说,因为英语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沉淀。我在去年三月开始观看恋恋有词,并做了详细的笔记,那时候心态很轻松,所以进度相对较缓。然而...之后就没有继续了...直到考试前夕,我没有再次打开它,也未曾认真地背诵词汇,这实在是个令人尴尬的经历。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初期牢牢掌握词汇是关键,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对于后续深入研习真题会大有裨益!建议将1996年至2020年的阅读部分打印出来,反复练习三次。近十年的阅读材料,要确保每个句子都理解透彻。早晨的时间可以用来朗读优秀的句子,而在考试前的一个月,改为朗诵并记忆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理解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等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我在复习时,特别关注了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模型,如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生产者的生产函数等。市场均衡、垄断、寡头竞争等市场形态的理解也很重要,它们能帮助深入理解市场竞争和效率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则更注重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是核心内容。我建议大家不仅要这些概念,更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去解释经济现象。例如,理解IS-LM模型帮助理解利率、货币供应量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AD-AS模型则是研究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关键工具。
除了理论知识,计算题也是经济学综合的重要部分。例如,利润最大化条件、弹性计算、国民收入核算公式等都需熟练掌握。我经常凭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应用。我会定期阅读《经济观察报》、《财经》等专业期刊,关注最新的经济动态,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析新闻中的经济现象,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对经济学的理解深度。
我要强调的是,经济学的学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持续积累和思考。课堂上的讲解只是引导,自我研读、讨论和反思才是深化理解的关键。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MIT OpenCourseWare等平台都有丰富的经济学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