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财经济学院经济史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政治是十月份开始的,前期看了些红宝书,我想说政治还是得每天看的,其中毛概是看了3遍。后期主要是做模拟题,押题卷,在做这些模拟题的选择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前期看书看的真的不好,很多漏洞,选择题错误率极高。关于最后背诵用的资料主要是: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和TWB的10题。但是考试时就发现背诵的那些东西都没怎么考到,但是这个对我来说就比较有利了,因为我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扯功比较强,嘿嘿。。。于是考试的时候写啊写,试卷上全写满了,真的是一点空白都没有,难以想象吧,最后老师收卷的时候我都在奋笔疾书。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政治考试的时候不要怕自己背的不够,说实话当时我周围的同学也是买了很多资料在背,我都没怎么背。但是你一定要比所知道的东西用你所认为的还比较专业的语言写上去,不要不敢写,政治多写写错是不扣分的。当然哪些话不能写,我想你应该明白的吧。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我专注于李永乐的全面复习手册和张宇的36讲,还把主要教材通读了不止两遍,并且解决了所有课后练习题。得益于大学一年级时坚实的数学基础,我在这个阶段进展迅速,完成了张宇36讲的一半内容。实际上,这些考研用书应该反复研读,遇到难题不必急于求解,可以暂时搁置,等到强化冲刺阶段再集中处理。每天早晨,我会重温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回顾那些尚未完全理解的问题,深入思考,这种学习策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考研英语方面:
接下来谈谈英语复习,其实策略相当简单,无非是记忆单词和练习阅读,尤其是历年真题。我在整个复习期间,每天都坚持使用何凯文那本较薄的词汇书,早晨过一遍,晚上再回顾一次,无需死记硬背,持续至考研前一天。我认为这是我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至于阅读理解,在11月前,除了单词和真题阅读,别的都可以暂时搁置。英语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和反复练习。初期,我同步进行单词和阅读的训练,选择的是1990年至2004年间的真题阅读。我会确保彻底理解每篇文章和每个句子,前一天完成并理解后,次日早晨再朗读和回顾。即使记不住所有内容,这个步骤也要坚持执行。此外,每日我还额外完成约两篇张剑的阅读150篇作为模拟训练,旨在保持阅读速度,不必过于深究细节。自暑期起,我开始做2004年至2019年的真题,按部就班,每天一篇或两篇,反复练习直至考研前夕。务必关注错误选项与正确选项的区别,从中寻找规律。这个技巧听起来抽象,但多做几遍自然就会明白。我一共做了六遍真题,最终在考试中四篇阅读全部答对。当然,适量的模拟题是必要的,我个人推荐张剑的阅读150篇(分基础和提高两部分),我仅完成了提高部分,效果不错。进入12月,我开始尝试一些英语模拟试卷,模拟实战考试,控制好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经济学涉及众多理论模型,如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等。你需对这些基础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因它们构成了经济学的基础框架。我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源,配合课程讲解或网络教程来加深理解。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很多理论都源自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解释。例如,你凭阅读经济新闻,理解政策变化如何影响市场,或者分析公司的决策背后隐藏的经济原理。这样既能提升经济学素养,也能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运用理论知识。
再者,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需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我通常会在完成每章学习后,做一些相关的课后习题或模拟试题,这有助于检查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提前适应考试的形式和难度。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经济学的问题往往需进行因果关系的推理,这就需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我推荐大家多参与一些案例讨论,或者尝试自己分析一些经济现象,这将大大提升逻辑分析能力。
持续关注学术前沿也是必要的。经济史专业的学习不仅需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也需了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定期阅读经济学期刊,参加学术讲座,拓宽视野,增强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