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选择在考试大纲发布后着手准备政治科目,个人认为这个时间点相当合适,提前太多并不实际,因为政治学习需持续温故知新,否则初期记忆的内容可能会淡化,这样一来,过早开始反而会增加时间成本。然而,推迟到11月才开始也不适宜,那时各科的压力都会增大,时间安排会显得过于紧凑。我的方法是首先通读一次精讲精练,不做习题,接着第二次阅读时每两章结合做对应的1000题,到了第三次复习,我会将精讲精练与风中劲草相结合,并专注于做1000题中已标注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最关键的时间来了,每天一套卷子!先做张宇的真题大全解,预计用时29天,做完第一遍后,做第二遍预计用时20天左右,然后张宇的预测8套卷,用时8天接下来,真题第三遍!不要做张宇的了,做李永乐的那本真题详解,只做06年到19年的,前面的年份不用做了。预计11天,之后张宇最后4套卷。之后合工大5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在英语学习上,对这门课程的准备也最为充分。我认为,掌握词汇和广泛阅读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考研所需的词汇量相当大,因此词汇的记忆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记得当时购买了一本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词汇书籍,它的彩色印刷和插图使得学习过程不会过于枯燥,每天坚持学习两单元,反复翻阅收获颇丰。阅读方面,我首先选择了黄皮书的基础篇《考研英语阅读150篇》,开始时不必求快,持之以恒地每天练习,待建立起一定的基础后,再深入研读历年真题,并逐一翻译,反复分析,目标是不仅理解每个问题和选项背后的原因,还要能指出其他三个错误选项的问题所在,同时洞察考研阅读题目设计的共性。至于作文,我的建议是务必建立自己的写作模版,避免使用现成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勘查地球物理学是一门融合了物理学、地质学、数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分布。其主要内容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理解这些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处理和解释技巧,是必须扎实掌握的基础知识。
重力勘探是凭测量地表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方法。理解地球重力场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地质体密度的关系至关重要。学会使用各种重力异常图进行解析,如梯度图、滤波图等,是提高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
磁法勘探主要利用地磁场的变化来揭示地质体的磁性差异。学习中,需理解地磁场的产生机制,掌握磁异常的特征以及解析方法,如垂直切片、水平投影等。
再者,电法和地震勘探则是凭测量地下的电阻率和弹性特性来探查地质结构。这两部分需具备一定的电磁理论和波动方程基础,并熟悉各种数据处理和反演技术。
学习勘查地球物理,理论结合实践是关键。除了课堂学习,我建议大家多参与实验和实地考察,亲手操作仪器,观察和分析实际数据,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编程能力也很重要,MATLAB或Python等语言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和建模中广泛应用,提前学习将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在复习过程中,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和做题训练同样重要。梳理各章节的知识点,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