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资源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7月份几乎没看什么书,看不进去,就偶尔看看政治。今年的政治已经显露出了改革成型的雏形,考点还是那些考点,但是考法变了,有点像高考的模式。由往年的注重知识点记忆转向了注重知识点理解。所以政治知识点死记住(特别注意像什么主旨、关键、立足点等词语)是基础,还有联想、理解与体会,学会举一反三,尤其肖大神的知识点精讲精练,一定要把重要的知识点反复琢磨。学习政治,要紧跟肖大神,他出的题最像真题,而且这几年考研真题分析题他几乎都会押中。14年内部资料押中大题4道,最后四套题押中3道,15年内部资料和最后四套题都押中了1道大题,还有选择题也押中了几道。考研最后要多背诵风中劲草的浓缩的知识点。至于其他的政治模拟题,分析题可以挑着做一些,选择题可以练练手,不用太在意。尤其选择题可以多练练。另外,政治真题可以稍微练一下选择题,关键分析题一定要学会分析它是从那几个方面答题的,分为那几步,如果是你你会答到什么程度,那些知识点自己想不到等等,多问问自己,理清答题思路。最后四套卷是要背诵,但也不能总指望押题,学会答题才是最可靠安全的,考场上才会临危不惧。
考研数学方面:
我借助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来学习数学,总共精读了三次,并在最后阶段完成了一次真题演练,随后便步入了考场。对于数学来说,扎实的基础是关键。我在阅读每一轮时都获得了新的领悟,同时注重积累知识点,做笔记以加深记忆。历年真题不容忽视,因为尽管时间流逝,但核心知识点变动不大。深入探究真题,了解常考点,能帮助我们形成独特的理解。边看书边做题时记下的笔记,在考前浏览一番,能清晰地揭示出自身的弱点所在。
考研英语方面:
使用张剑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集配合解析来学习。对于词汇的记忆方法,我起初从2004年的阅读理解开始,一路回顾至1997年,碰到生词便记录在笔记本中,并时常翻阅记忆。此外,推荐观看《恋练有词》,记住,英语水平的提升是个持久的过程,重复记忆至关重要,因此别怕麻烦。关于阅读理解,我深入研读了何凯文的《五夜十篇》。虽然初读时可能感受不深,但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显著提升。必须指出的是,阅读技巧的基础始终是词汇量。目前阶段,建议每日完成一篇1997年至2004年的真题阅读,以熟悉考研词汇并把握阅读理解的思维方式。考研阅读主要测试对细节的把握及对全文框架的整体理解,可能会有些许困惑,但随着练习的增加,你会逐渐领悟其中奥妙。进入7月,可着手处理2005年至2012年的真题,至少做两到三遍,目标是理解每个单词的含义,分析句子结构,洞察段落间的关系,以及提炼文章主旨。到了10月,可以开始做2012年之后的题目,因为这些更接近实际考试,值得反复练习,这样能洞悉出题者的意图,巩固已学单词,同时扩展词汇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你需了解“地域经济系统”、“产业结构”、“经济区位理论”等核心概念,这些都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对全球经济格局、各国或地区经济特征有基本的认识,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以及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变化。
深入学习并理解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胡佛的服务业区位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这些理论不仅帮助解释过去,更能预测未来,是分析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在复习时,凭案例分析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再者,关注经济地理学的应用部分,如城市经济、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等问题。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你选一些典型的区域或城市,比如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分析其经济发展模式和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对经济地理学的学习,我推荐采用“读-思-练”的方式。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知识点;独立思考,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凭做题和模拟考试,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帮助巩固记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最新的学术论文,跟踪学科前沿动态,这不仅拓宽视野,也有助于提高答题的深度和广度。多参与讨论,无论是与同学还是老师,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激发思考,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