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机械硕士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最不担心的事情,配合着1000题和历年真题。我前半段做了数不过来的选择题,能找到的2000年后的题基本都做了一遍(选择做着也快,这是想得高分必要的积累)。后半期我边看易错或者已错的选择题,边看大题材料。我是觉得理解胜过背诵的那类人,我会买来肖和任的题,对比分析他们的答案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的,他们的分析角度还有哪些不全面的地方,对照马哲教材的不同章节点,都可以做出一些新的分析点。本着找到答案不足的目的去看,本身视角就会比较高,记忆的反而会更多。也许你有时候做多了卷子,看多了主观题答案,会发现,好像一个事例,好多好多分析角度和方法论都可以用来分析这个问题。那么没错,遇到这种问题我的建议就是你能联想到的方法论和观点,全都列出一点,写到卷子上就好。我们的政治考试,你真的不需要担心自己会不会答跑偏啊,是不是答了6、7点有可能有一两点跑题啊?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判卷人只怕你答的不饱满不立体,不会因为你联想到的知识点多而扣你分。最近几年考研政策的趋向,就是想给考生更大发挥的自由,看出来这个趋势,你自己的复习应该更能得心应手。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试卷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题目,大题相对规范,然而前面的选择填空题显得格外具有挑战性,自我训练明显不足。从四月起,我开始独立学习高等数学,仓促地在暑假前完成了初步自学,尝试了李永乐的全书,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解答,只能浏览,心中焦急无比。暑假期间,我系统地复习了一遍基础知识,感到自己的数学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于那些像我一样几乎没在大学上过数学课、全靠自学的朋友,我强烈推荐在自学后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这真的很有帮助。务必专心听课并详细记笔记,这对梳理解题思路和理解命题角度至关重要,效果强大,让人茅塞顿开。听他人一点教诲,胜过独自苦读十年。学数学切忌只看不动手,看一百遍不如亲手做三遍。直到十一、十二月我才把全书完整地做了三遍,真题也重复练习了两次,第一次是按照考试模式,每天早上限时一套,这样的训练让我受益匪浅。我个人仅做了大约三套模拟试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最重要的是词汇,一定要背单词,反复背,单词是基础。我用的是默默背单词,每天都背一些,坚持下来,到考研时单词已经背了2-3遍,同类型性的还有百词斩,扇贝等。英语就需要一直刷真题,真题要反复刷,看到真题中一些不会的单词,短语一定要写到笔记本中,真题中每年都会有很多单词重复出现,至于好的句型句式可以写下来用作作文的素材。还是那句话,英语一定要多练,每天都得练习和背单词。作文,最好不要等最后突击,那样写出来的作文也不出彩,好作文应该是积淀的结果,我的方法就是做阅读的时候把文章好的句型挑出来,模仿造句,这样可以锻炼你的造句能力,也能积累语料,为后期总结模板做储备。我最后总结了几套模板,考试时将他们结合了一下,行文顺畅,句型华丽,相信我的作文分数应该不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你需对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有深入理解,如齿轮、轴承、连杆等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材料的选也是重要的一环,不同材质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成本等因素都需考虑进去。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能是必不可少的。熟练使用AutoCAD或其他相关软件进行二维和三维建模,能够帮助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有限元分析(FEA)也逐渐成为必备工具,它能模拟复杂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再者,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容忽视。机械设计不仅仅是对已有设备的改进,更需具备创新能力,思考如何凭新的结构或材料来提升设备的效率、寿命或者环保性能。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关注行业动态,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参与实践项目,都能锻炼创新思维。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应用-反思”是一个有效的循环。理解基础知识是基础,凭做题和设计练习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反思和调整自有的思路,这样不断深化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学习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相互解答疑惑,碰撞出更多灵感。
坚持和毅力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品质。机械设计的学习过程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有持之以恒,逐步突破,最终掌握这个学科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