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上海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所用参考资料: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本人是理科生但是对政治感兴趣,个人感觉政治考高分跟平时积累的基础有很大关系(这里指非考研时间),到暑假甚至9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都来得及。复习方法9月到11月,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刷1000题,由于我政治知识底子比较好,所以采取的方法是分章节先刷题,后看书,将错题回归到精讲精练上的知识点,然后再将该知识点整理成一句话的形式,打成word到后期重点看,这样过滤了很多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节省时间。选择题大概就是这个套路,多总结知识点。11月底开始准备大题,完全就是跟着肖8肖4了,买到资料后过了一遍肖8的绿体字部分,然后就一直背肖4了,全文背诵,背了3遍就上考场了。至于真题,因为时间问题所以就没有系统去刷。总得来说,选择题部分主要靠自己多总结,大题部分一定要跟肖4肖8,不必多说。政治是一门付出了就能提分的科目,主要发力期在最后一个月,大家尽量在前期把精力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否则会手忙脚乱。我是十月末正式开始复习政治,有些吃力,大家还是尽早,每天看一些,后期会轻松许多。
考研数学方面:
建议尝试使用《全面复习指南》,这本教材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题目,并提供了丰富的解题策略。虽然部分问题可能稍显复杂,但并不妨碍整体的学习进程。数学的本质在于策略而非题量,理解并运用方法远比盲目刷题更为关键。完成《全面复习指南》与《历年试题解析》这两本书后,你应能牢固掌握大部分知识和技巧。接下来,挑选一些习题来实践和稳固你的方法就足够了。我个人后来还做了陈剑的660题,但效果平平,主要目的是维持解题的感觉。我的建议是,重点依旧放在这两本基础书籍上,尽量先独立解决所有例题,然后再查阅答案。真实考试的价值无需赘言,尤其是处理充分条件判断题时,务必仔细审题,切勿急于求成,这是我自己痛彻心扉的经验之谈。我最后在数学中只出错了一道题,原因竟是看错了题目,因此请你们在考试时一定要认真读题,特别是面对那些需要判断充分性的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我备考英语的过程其实很是走了些弯路。10月份之前我一直在做97-05年的阅读真题,做完后还会将文章全文翻译成中文。如果有充足时间的话,坚持翻译可以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但是这样做实在不适合时间紧迫的情况,于是10月开始我放弃了这种做法,也不再看05年之前的试卷,转为专攻近十年的真题。=我是把整张卷子分为阅读、作文、其他题型三部分,一个部分的真题做完再开始下一个部分。我准备了阅读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当时做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析都写在上面,以后做第二遍的时候和考前都可以拿出来看。真题要反复做,时间不够我只做了两遍,其实最好能够做到三遍及以上,到那种程度你对命题意图和自己的易错点会有更深的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多个领域。热力学部分,尤其是三大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是基础,特别是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以及相平衡、化学平衡的应用,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需对基本公式有深入的理解。
动力学部分,要熟练掌握速率常数的测定方法,如Arrhenius方程的应用,以及反应级数的确定。化学动力学中的机理探讨也是考察点之一,理解和建立反应机理模型的能力很重要。
至于量子化学,哈密顿量的构造,波函数的性质,能级图的绘制等是核心内容。这部分理论性强,需一定的数学基础,但理解并一些基本定理和公式,比如泡利不相容原理,薛定谔方程等,对解题至关重要。
学习物理化学,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多做练习题,凭实例来深化理解,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框架也很重要,这样清晰地看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形成系统性的理解。
参考书和历年真题的作用不容忽视。上海大学的物理化学试题通常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凭研究历年真题,把握出题规律,找出高频考点。高质量的参考书籍则能提供更深入的解析和例题,帮助你巩固基础,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