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政法人文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没有必要开始的那么早,毕竟自己当年也是文科生,所以我是在九月份大纲出来后才开始复习,只是框架搭建的差不多了,9月中旬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一边看一边做1000题,熟悉考试内容。1000题我反复做了两遍,第三遍开始记忆自己的错题,弄清原因,归纳整理。当1000题刷的差不多了,开始刷真题,近几年的要多刷,多看重复知识点,一般都会是热门考点。政治除了肖秀荣之外我并没有花时间看别的书,但是后来听同学说风中劲草的知识点整理也比较清晰明了,所以建议觉得自己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买来看一看。等11月底和12月初肖八肖四出来以后就开始认真做选择背大题,理清答题思路,等肖四出来的时候大题会比较好背一些。背大题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一字一句的记,要学会抓关键词,最后用自己的话连成句子,这样效率会比较高。肖秀荣8套卷和4套卷非常非常超级超级重要!!!使用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真的是我特别的复习方法。首先,选择题特别重要一定要自己做做完找不足。关键是大题,肖爷爷你懂的…他很爱我们…所以,大题目一定要去做。但是不是说拿答案背或者抄,首先拿到材料自己进行分析然后对应书上的知识点,再对应答案。肖老的答案很简练,我们需要从中找到一些关键的点和段落进行记忆。把这12套卷子的大题知识点放到一起汇总,也就大致知道今年会出什么样的命题方向和热点,每年都和时政相关。所以到最后各家模拟题的大题出的都比较接近。
考研英语方面:
每天早上完成每日一句后,我会阅读何凯文的英文期刊《时文精析》以提升阅读速度,并在遇到生词时尝试根据上下文推测含义。因为在实际阅读中无法认识所有词汇,培养根据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至关重要。持续这样做有助于避免在考试中遇到全然陌生的文章时感到困惑。至于解题顺序,这取决于个人喜好。如果你一开始就思维敏锐,可首选阅读理解,攻克难关,接着按部就班,最后处理完形填空;若基础稍弱,可以先尝试新题型(这类题目相对简单),随后是阅读理解,感到疲惫时可转做翻译或作文,然后再回头继续。尽量将完形填空留到最后,它的分数权重最低,即使错十个也仅扣五分,而阅读理解错十个可能就需要准备重考了。关键是保持灵活性,确保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且深入,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多个领域。对每个时期,需把握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变迁,也要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思想文化因素。例如,对古代史,要熟悉秦汉至明清的主要朝代更迭,了解其政治体制的特点;对近现代史,则需关注社会转型中的重大事件,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掌握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是关键。除了记忆知识点,更要学会分析和解读史料,这就需具备批判性思维。阅读原始文献,理解作者的意图,从中提炼出历史信息,并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判断,这是提升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比分析法也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凭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似或相异现象,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再者,复习时,我会按照时间线索构建知识框架,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增强对历史发展连续性的理解。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也很重要,它能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我强调的是,历史并非死记硬背,是活学活用。我经常尝试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历史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