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资源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买了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书从马原开始看,刚开始是很难的,哲学、资本主义原理这一部分很难理解,往花了两三的小时才看不到十页,而且头昏脑涨,个人觉得政治报班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一遍的时候不要刻意去背或者记什么,看完精讲精练去做1000题,用铅笔做。第一遍看下来大概花了一个半月。第二阶段,我从十月份开始转入第二遍复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又看了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把所有的错题知识点用陈述句的形式抄写在笔记本上,重点翻看。同时老师带着进行了毛概相关会议和史纲时间轴等的梳理。第三阶段,十一月份的时候,肖秀荣出了一本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个人觉得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每天晚上都会看,大约两个小时,同时开始做真题。第四阶段,十二月份出了任四、肖八,这时候的选择题感觉跟1000题的风格不太一样,很有做真题的感觉,仍然把错题用陈述句的方式记录在笔记本上。肖四非常重要!!大题会有原题,大家一定要仔细看看。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推荐《高分指南》,各种类型题目比较全,解题技巧也比较多,题目可能有少量偏难的,不过不影响复习。《数学分册》的话过于简单,如果不是数学基础特别差的,不建议去看。数学本来就是技巧性很强的学科,掌握方法比题海战术更重要,更体现了解题技巧的重要性。基本上做完《高分指南》和《历年真题详解》这两本书,对于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应该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找些题练手和巩固自己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我数学后面又做了陈剑的《考前冲刺》跟人大版的《数学精选500题》,效果一般,纯粹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手感。建议还是以前两本书为主,所有的例题尽量先做再看解答,至于真题的重要性更不用多说了,懂的都懂。最终数学应该是错了一题,还是因为自己看错了题目做错的,所以各位考试时一定要看清题,尤其是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千万不要贪快,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底子还可以,裸考过四六级,没有背过单词,一直做真题。复习之初就额外做练习的阅读题,针对底子也还可以的同学!单词可以不单独背,刷真题!我用的黄皮书,黄皮书的答案解析里每次都把阅读题里面的单词摘出来,把这些背过就可以了。另外我做题的时候发现很多单词是过去三四年以内的卷子里用到的单词!很重要的发现[欣慰]。所以考前将近一个月没碰过英语阅读的我重新做了近三年的阅读题。我考研的时候每篇文章都翻译一遍,看答案的时间甚至比做题的时间长。时间上是暑假开始做真题,一天一份,只做完型填空和阅读。作文是自己写的模板,拿给老师反复修改形成了自己的模板,考试的时候很好用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油(气)层物理学的核心是掌握油气储层的基本性质,包括岩石物性和流体性质。岩石物性主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和岩石骨架结构等,这些都是决定油气储集和流动的关键因素。需深入理解这些参数如何影响油气的存储和迁移,并能凭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流体性质如粘度、密度和压力等也是关键,它们决定了油气在地下的流动行为。
热力学基础在油(气)层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需理解相态规则,知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油气水三相如何共存和转化,这对预测油气藏的行为至关重要。毛管力和表面张力的概念也需深入理解,它们在微观层面影响着油气在孔隙中的分布和移动。
再者,数值模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向。需学会使用专业的油藏模拟软件,如Eclipse或Reservoir Simulation Toolkit,来模拟油气藏的动态过程,预测开采效果,优化生产策略。这需扎实的编程基础和数学功底。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结合课本理论与实践案例,理解和应用知识。参与实验室的实践活动,亲手操作测量设备,模拟真实场景。多做习题,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团队合作也很重要,凭讨论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进展也是必要的。阅读专业期刊,参加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帮助保持对油(气)层物理学的深入理解和前沿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