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个人的成绩并不突出,故只能分享一些基础经验。如果你的目标是达到75分或更高,推荐你参考那些单科高手的学习心得,每年都有不少同学能取得80分乃至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我在政治上的投入时间有限,从9月中旬才开始,首先通读了一遍精讲精练资料,而官方的大纲解析因为内容过于繁杂,我选择了略过。接下来,我专注于刷1000题,重复刷了两次,并标记出错误题目,重复犯错的题目特别标注。这样大约到了11月,我就入手了《风中劲草》,这本书对考研知识点进行了浓缩和提炼,对后期把握关键点很有帮助。读完后再重温一次1000题,尤其关注之前做错的题目。在12月初之前,主要精力应放在选择题上,大题可暂时不必考虑。进入12月,市面上会出现各类模拟试题,其中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颇具代表性。八套卷主要是用于巩固选择题,大题部分可以忽略。然而,四套卷的大题必须全文背诵,今年肖教授几乎准确预测了所有大题,因此四套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是考研冲刺阶段的必备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开始自己看书可能会很吃力,做数学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数学想考高分的,还可以做一些张宇的题,他的题难度很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很受打击,因为有的题你始终解不出,但是一看答案原来很简单,这就要求一定要先把基础打牢,另外要计算能力提高,因为数学计算题量还是非常大的。数学也要多做真题,最好做上近15年的,最起码得三遍。个人经验:复习趁早,先看两遍课本,然后整理一下课本各章节的知识点(尤其是考过的题),记住一定要全面的学习,每年地大都会出现一定量的新题,未雨绸缪,不过一定要注意校订好答案,我就是不注意这个,
考研英语方面:
先提一下,提前浏览真题是很有帮助的,可以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让复习更加有的放矢。每次复习阶段结束后,不妨再回顾一下这些真题,但别急着做,因为它们的价值要在最后冲刺阶段才能最大化。重点强调的是阅读理解,它占据了半壁江山,直接影响成败。而阅读能力的核心在于词汇量,切记!别用传统的单词书来背,大多数人会在“C”字母处就打退堂鼓。现在有很多便捷的app,利用它们来背单词,你会发现5500个词在一个月内就能轻松掌握,这真是个惊喜!只需在空闲时刻,比如饭后或睡前看看就行,不必挤占主要的复习时间。掌握了单词之后,就可以开始每天做两篇阅读练习,到了10月份再逐渐增加其他题型的训练。这样的建议适用于英语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如果英语对你来说是个挑战,比如过四六级都很吃力,那你就得加倍努力了。阅读部分推荐使用张剑的黄宝书,刚开始错误可能会多一些,坚持下去就会进步。至于作文,王江涛的书足够用了,其他的辅导书就没那么必要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基础。结构力学B涉及的概念众多,如静力平衡、位移法、应力应变关系等。每个概念都有其独特的物理意义,只有深入理解,在后续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例如,要明白“静力平衡”就是物体在所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的状态,“位移法”则是凭求解结构的自由度来确定其变形情况。
掌握基本原理至关重要。结构力学B中的三大基本定理——胡克定律、虚功原理和能方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核心工具。胡克定律揭示了材料在弹性范围内的应力应变关系;虚功原理则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了结构平衡的问题;能方法则是利用结构的势能和动能变化来寻求稳定状态。这些原理需不断推导和应用,以加深理解。
再者,熟练运用计算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杆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还是复杂结构的矩阵位移法,都需一定的计算技能。我建议大家多做习题,凭大量的实践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实验和案例学习同样重要。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海洋大学为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凭模拟真实环境的实验,直观地看到结构在受力后的反应,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
我强调一点,学习结构力学B需耐心和毅力。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困难,甚至有时会感到困惑,但,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对知识的深化,对思维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