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储能技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储能技术硕士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储能技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我高中时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这种文科性质的学科还是有一些复习经验的,于是我政治开始复习的时间算是稍微晚的了,我是8月开始接触政治的,遵循着不同时间段做不同的任务以有全方位的提升,我在8月份的时候只是看肖秀荣的1000题,主要是过单选,而且基本都是在每天学习比较累的时候拿出20-30分钟的时间做点单选,感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就大致记一下,但是一定要把错题标出,最好用红笔,这样的话会对之后的复习是有帮助的,所有的复习书不要过分求整洁之类的,多做标记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这样8月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把所有政治这是今年我比较高的科目,十月中旬开始,从基础里构建出知识网络和架构,之后用的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感觉总结的不错,细致地用了《肖秀荣1000题》:几天刷完单选多选,然后对照另一本答案详解,注意哦,你要掌握的不是这一道题,而是这一个知识点,迅速看答案解析,把解析里涉及的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写到题目旁白或者本子上(类似错题本,其实根本写不了几页纸 不费时间的),的单选做完,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因为这个时候对政治还没有系统的知识梳理,所以错误是正常的。而关于政治知识点的系统复试一般是要等到大纲解析出版之后,但是去年的话出版的话比较晚,记得都9月份了吧,所以这之前我就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前前后后过了两遍,也不是特别仔细那种,所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政治复习主要还是哲学部分比较耗费时间,其他的都好说,我是因为有老师讲解,所以进度挺快的。这之后就是大纲解析了,这个是最权威的,所以一定要予以重视,至考研的时候至少要仔细看3、4遍,序列一和大纲解析看的过程中多选题就可以穿插其中了,多选比较难,所以要做好最好对照知识体系来看,更能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对论述题目的表达也有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阶段就是打基础,用的是大学通用教材,看一节做一节习题,也不是全做,自己做一些重点的习题,同时做好数学笔记。第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课后题做完基本对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基本的框架,知道什么题应该用什么方法。由于本人数学从小就不好,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也不牢固,学起数学来很吃力,我一直用的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因为这本书上的内容比较基础,把基础打好是最重要的。而身边好多同学买的是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这本书讲的很全,很深,题型都是那种经典难题,比较适合数学一的同学来用。笔记好好做,有很多的套路是一定要记住的。数学是每天都要好好学的,一天都不能停下来,一直复习到最后一天,要不,你的手感会没有的。对于那些数学本来就比较优秀的同学,可以看高数十八讲来复习,这样你的水平会更加提升一个台阶。
考研英语方面:
坦白讲,我对英语的学习几乎是毫无准备的,直到10月才买了本张剑的黄皮书,草草地做了一遍阅读真题,还勉强背了几篇作文。尽管我也购买了一些书籍,但遗憾的是没能来得及全部读完。北京地区的公共课程评分标准一向严格,而这样的分数在初试中还能排在相对靠前的位置,但也让我感到相当尴尬。我使用的参考资料包括《恋练有词:2015考研词汇识记与应用大全》、《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英语一历年真题》以及《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英语二的真题仅供参考,因为阅读理解的命题风格略有相似,如果时间紧张,建议专注于英语一的历年真题)。从7月开始复习,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背单词,我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第一轮单词记忆。这个过程确实乏味,选择小本单词书的原因是担心大部头的教材会让我望而生畏,太过于厚重。全书共有约50个单元,我每天攻克两个,同时还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所有内容。每完成10个单元算一个阶段,之后花一天时间复习这10个单元的单词,然后再继续新10个单元的学习,这时候就可以不再顾忌先前的10个单元,否则任务会越积越多,最终可能让你失去坚持的动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新能源材料基础涵盖了电池科学、太阳能材料、磁性材料等多个领域,其核心在于理解各种新材料的性质、制备过程以及它们在能量存储和转化中的应用。首要的重点是电化学储能,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材料选。理解电解质、正负极材料的选对其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比如石墨和硅基材料作为负极的区别,以及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的优缺点。
要深入研究太阳能材料,如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新兴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机制。这部分需扎实的物理知识,理解光电效应和光生电流的产生过程。掌握不同类型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和环境稳定性特点也是必要的。
再者,热能储存材料和磁性材料的研究也不容忽视。这些虽然在实际考试中占比可能不大,但对全面了解新能源材料的多元化应用有深远意义。
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凭阅读教材和学术论文,建立起坚实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参加实验室的项目,亲手操作实验,直观感受新能源材料的特性。多做模拟题,理解并熟记公式,这对解答计算题非常有帮助。与同学讨论,教师答疑,帮助深化理解,解决困惑。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定期复习和整理知识点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有效手段。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卡片,将复杂的内容条理化,使学习变得更有目标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