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中国科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你们不必过于纠结是否参加培训班。如果感到不安,可以报名,但别期望老师预测的题目能完全命中。我在考试前听了很多预测,结果一个也没考到,关键还是依靠自身知识的积累。我使用的主要政治参考资料如下:一套20天20题的小册子,十年真题集,以及张俊芳的2100题。考前一天,我购买了任汝芬的序列四,将所有选择题做完以巩固复习。
我的复习策略如下:
1. 首先通读一遍讲义,确保理解每个概念。
2. 从各本书中挑选重要知识点进行背诵。幸运的是,辅导班已经提炼出关键内容,使记忆框架更加清晰,特别是后期发放的讲义更为精炼。我总共细致阅读了两遍讲义(几乎等于背诵了两遍)。
3. 做习题集两次(原本计划如此,实际上我完成了大约1.5遍)。认真核对答案,并借此机会牢记一些知识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投入精力相对较少的科目,这并非出于我精通英语,实际上我的英文水平只能算是普通。我认为英语的进步关键在于日常的积淀,短期提升的效果不太明显,因此回报率相对较低。并非说英语基础薄弱就意味着考研英语成绩不佳,只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磨砺。在九月之前,我仅完成了张剑150篇的一小部分,还尝试背诵了绿皮书,但发现效率低下,遗忘了很多内容,而且许多背过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并未出现,所以我便停止了这种做法。从九月到考试前一天,我只专心地做了一遍历年真题。起初,我在做题时错误颇多,但随着练习的深入,我发现每套题的风格都有相似之处,掌握了其规律后,情况便有所改善,后期阅读部分大致会出错四题左右。多做真题确实很有帮助,但我只做了一遍是因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压力过大,几乎用了一天一半的时间来钻研专业课,无暇兼顾英语。所以,对于英语学习,初期应尽可能多地分配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朱伟的恋练有词,以缓解背单词的单调感。到了后期准备作文时,可以储备一两个通用的例子,以适应不同品质的要求。记住单词不必花费过多时间,感觉这样效率不高,建议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浏览一下,特别是那些常出现在真题中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物理,这是一门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的基本课程。在力学部分,理解牛顿三定律和能量守恒至关重要,振动和波动理论则需深入理解波函数和干涉现象。在电磁学中,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场磁场的关系是核心内容。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则要求掌握熵、自由能等概念以及它们如何描述系统的行为。至于光学,理解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以及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将帮助更好地理解光的本质。
对量子力学,这是物理学的一次革命,它打破了对经典世界的直观理解。薛定谔方程是解决量子问题的主要工具,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和解析解的方法是关键。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以及能级结构和跃迁理论都是量子力学的基础。了解并掌握态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的概念,对进一步研究原子、分子甚至凝聚态物理都至关重要。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认为实践是最重要的。做大量的习题帮助巩固理论知识,也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概念比单纯的记忆公式更重要。例如,在处理量子力学问题时,理解物理情景和选合适的近似方法往往比直接套用公式更为重要。
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是有效的学习策略。你尝试画出知识网络图,将各个概念相互关联,这样有助于形成整体的理解。参与讨论或小组学习,凭向他人解释复杂的概念,也深化自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