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两门科目中,一科需要深度领悟,另一科则要求大量记忆。初期可适度做一些选择题练习,待到九月政治考研大纲发布后,应集中更多时间来复习,深入理解选择题中的关键知识点,并通过历年真题了解常设陷阱的选项。对于政治的分析题目,它们往往与当前时事息息相关,建议平日里抽出十分钟浏览像今日头条这样的新闻资讯,保持对时事的关注。在考试前的一个月,着重背诵一些预测性的分析题,即使考试中未遇到原题,也能凭借熟悉的知识点充分填充答题卡。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教材包括张剑的黄皮书系列、新题型训练黄皮书、阅读理解150篇以及红宝书单词本,这些都可以在淘宝上找到。我的英语学习是从暑期开始的,通常安排在下午时段。初期阶段,我专注于阅读理解,从1997年的历年真题开始,每天完成两篇。按照前辈的经验分享,真题至少需要做三遍,第一遍仅做题,不查阅单词或核对答案,以避免记忆干扰;第二遍完成后对照答案,但依旧不查单词;第三次则要彻底掌握每一个单词、短语的意思及句子含义,同时理解各个选项设置的陷阱。由于时间有限,我只对2005年前的试卷做了一遍,2005年以后的试卷做了两遍,因为之后的题目模式趋于稳定,难度也逐渐提高,更接近当前考试的标准。在国庆节假期结束前,我计划完成所有真题阅读部分,并且留出最近几年未做的试卷用于考前模拟。每天坚持阅读一篇或两篇以保持状态直至考试。我一直坚持不懈地背诵单词,感觉确实有所提升,到了后期阅读理解几乎能完全理解。我使用的是红宝书,总共背诵了大约八到九遍,在考试前已掌握了约80%的词汇。每天早晨,在开始数学学习之前,我会坚持背100个单词,起初只需记住单词的基本意思,等红宝书背过四五遍后,再记忆其多种含义,这样负担会减轻不少。据科学研究,单个单词的记忆时间不宜超过4.5秒。在后期阅读过程中,我会在红宝书上标注不认识的单词。对于写作,我遵循王江涛的方法,背诵了二十篇历年真题范文,大约从10月开始,因为在晚上记忆力较好,所以我会在这个时段反复背诵直到考试。两遍之后,我会购买英语答题纸进行默写,以检查拼写错误,因为熟记并不代表能正确书写。作文常采用的字体是印刷体和斜体,其中斜体相对较易练习,早期可多加练习。进入10月,我开始进行新题型和阅读C部分的专项训练,同样使用历年真题,完成后,我又购买了黄皮书对应的部分,继续在下午时段进行。2013年之前的完形填空难度较高,得分普遍不高,但从2013年开始变得简单,大部分人都能取得7.8分左右的成绩,因此只需认真对待真题中的完形填空,无需过分焦虑。12月份起,我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模拟,涵盖2013年至2016年,每套题都要仔细分析,严格遵守考试的时间和规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类综合能力的复习,我主要聚焦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理解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生产者决策等微观经济学核心概念至关重要。要深入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学关键点。对这些理论,我建议不仅要熟记,更要凭做题来实践应用,形成自有的思考模式。数学部分也不能忽视,尤其是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它们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工具。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的学习则需更广阔的视野和深度的理解。我关注国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战略、国际金融、跨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视案例研究,凭分析实际的商业情境,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最新的商务期刊,了解全球市场的动态,也是我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
在备考过程中,我认为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是非常重要的。我会把每个大的知识点分解成小目标,每天攻克一部分。定期进行模拟测试,评估自有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我还利用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观看教授的讲解视频,以增加理解和记忆。
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面对压力,我会适时休息,进行运动或者阅读,保持身心健康。我,只有在平衡的状态下,更好地吸收知识,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