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药学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湘雅药学院药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中南大学药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月初起,我每晚都会投入一些时间研读政治,大约用了二十多天初步完成了大纲的第一轮阅读。随后,我开始在每个晚上做肖秀荣的1600题,将错误的答案追溯到大纲中相应的位置。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十二月,让我对试题有了更深的认识。接着,我用一周的时间重读了一遍大纲,紧接着开始了第二轮阅读,通常也是每周重温一次。谈到记忆,我一直不太热衷于死记硬背。后来我发现,阅读就像是这样一种体验:从不知自己不知,到知道自己不知,再到明白自己知道,最后达到无意识的熟稔。尽管我是理科背景,但我不认为文科的学习应依赖于机械记忆,而是应该多读,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领悟。这种深入理解反而能更好地帮助记忆,这才是学习的目标。我的政治复习策略就是阅读,如果夜晚失眠,我会看看选择题。进入一月后,只剩下两周时间,我购买了20天20题,结合核心考点有选择地背诵了一遍,侧重理解和概要。带着这样的准备,我走进了考场。然而,由于时间分配不当,我在最后两大题的第二个问题上未能作答(10年的试题留的空间较小,我考完时还有多余的时间,而11年的试题答题区域几乎是10年的两倍,导致我前面写得过多,后面来不及了)。走出考场,我几乎崩溃,责怪自己连题目都没完成。不过,想到更重要的还在后面,我逐渐调整心态。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不易。政治是我付出最少却收获颇丰的一门课。自九月开学以来,我才正式开始复习,首先看了精讲精练,并配以1000题同步练习,每看完一章做一章。这时不必急于背诵,因为很快就会忘记,只需先熟悉知识点。我以每1-2天一章的速度推进,有些章节快速浏览,有些则需要重点记忆,肖老先生会指出哪些是关键章节。1000题完成后,我转而阅读风中劲草,它的知识点更为清晰。后期,我主要依靠这本书,做了八套题的选择题,看了看主观题。可以说,1000题用于掌握选择题,而最后四套题则是为了攻克主观题。考前,我只背诵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考试时,肖老先生的预测几乎全部应验。最后四套题的作用在于让你面对任何题目都有话可说,因此我对肖老先生的指导深信不疑。
考研英语方面:
让我透露一个小窍门给你们。在英语考试中,所有选择题的每个选项出现的概率是完全均等的,每一个——A、B、C、D——出现的机会是相同的,比例为1:1:1:1。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无足轻重,甚至可能会遇到一两年的特殊情况与这个规律不符,但我相信它能作为一种检验答案的方法。如果某个选项过于频繁,那就可能是错误的线索。有趣的是,这个规则就连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也遵循。你们不妨将此作为一个参考。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学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等多个领域。在药理学中,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毒性及防治原则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各类主要药物,如心血管药、中枢神经系统药等,要深入理解其作用靶点和临床应用。
药物化学部分需掌握药物的基本结构与性质,了解药物的设计原理和合成路径。对药物的官能团、结构-活性关系有深刻理解,这将帮助在面对复杂的药物分子时能够迅速识别其性质和可能的生物活性。
再者,药剂学部分则偏重于药物的制备和使用,如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问题。这部分理论知识需结合实验操作来深化理解,例如乳剂、微粒制剂的制备过程,以及各种药物释放系统的设计。
至于药事管理,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管理。理解和记忆相关法规政策,尤其是GMP、GSP等质量管理体系,是备考的重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策略。对药理学和药剂学这类理论性强的科目,理解是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准确记忆。尝试凭绘制概念图或者做思维导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对药物化学,凭做习题来巩固知识,尤其是一些典型的药物结构题目。对药事管理,多读、多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这样会更有利于记忆。
历年真题是宝贵的复习资料,它们反映了考试的出题趋势和难度,应充分利用。定期自我检测,凭模拟考试来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