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试成绩只有自己能查到吗(考研题可以用小猿搜题吗)

只需在相关网站输入个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号,就能轻松查询研究生初试的成绩。查询途径通常是通过你报名的那个招生单位的官方网站,有的仅需输入考生编号,有的则仅凭身份证号码即可(比如大连理工大学)。建议登录报考单位官网查看往年的查询方法。
对于考研题目,小猿搜题这类应用可能并无收录,因为考研试题层次更高,其答案主要来源于用户贡献。由于考研针对的是优秀学生,他们通常不会依赖拍照搜题抄袭答案,因此不太可能出现考研题目在小猿搜题这样的平台。
既然已决定考研并确定了学校和专业,你现在可能正在寻找合适的参考资料。选对复习材料对提升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我的个人经历是考上四川大学研究生,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 心态准备
既然你已选定考研的目标,意味着心理准备已经到位。考研之路充满挑战,一旦踏上这条路,你就必须放下娱乐,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复习中。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你将孤身前行,直至接近目标。
2. 分析难度
这是关键一步,你要考虑是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考本校还是外校。一般来说,本校本专业较为容易,其次是外校本专业和本校跨专业,最难的是跨校跨专业。除非你对自己充满信心,否则不建议选择“双跨”。
3. 复习
确定专业和学校后,就可以开始复习。提前一年到一年半开始为宜。依据专业,你需要准备政治、英语、数学以及专业课,或是政治、英语、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可以参考报考院校官网上的去年科目和参考书籍,然后购买教材和辅导书。以下是一些建议:
(1)政治:
初期,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撰,很具权威性,按大纲解析。花约三个月时间。
中期,做过去十年真题,尤其是最近三年的,结合大纲解析和真题,掌握重点知识,了解出题模式,大约再用三个月。
后期,推荐肖秀荣的《终极预测4套题》或某品牌《20天20题》,预测准确度较高,有时甚至预测到原题,预留一个月。
(2)英语:
初期,持续做近十年真题,推荐张剑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黄皮书”),同时背单词,如使用某品牌《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绿皮书”),阅读英文杂志如《TIME》,提升阅读水平,因为考研英语很大程度取决于阅读理解。
12月至考试前,做最近三年的真题,模拟真实考试情境,有助于适应考场压力。
(3)数学:
包括高数、线代和概率论,内容繁多且难。视专业需求而定。
初期,以教材为主,至少读两遍,条件允许的话,读三遍,牢固掌握概念和理论,推荐同济版高数、清华版线代、浙大版概率论。
中期,使用李永乐、王式安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和《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注重基础知识。
后期,推荐李永乐、王式安的《数学历年真题权威解析》,至少需一年时间来系统复习。
(4)专业课:
参照学校官网提供的参考书目复习,并尝试联系导师获取指导。若考本校,联系导师会较便利。尽量获取历年的专业课试题,以提高效率。
总的来说,考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请确保平衡休息与学习,保持健康状态。若遵循上述建议并参考推荐的复习资料,有望取得理想成绩。资料可在诸如当当网等线上平台购买,价格优惠且正版保障。若要获取专业课试题,务必联系报考学校的相关学长学姐。祝你考研顺利!
至于能否查阅客观题试卷,每个学校的流程不同,可能涉及填写申请表、支付费用或亲自到场。不过,通常情况下,你无法看到试卷原件。有时候,即使遭遇不公平,也无法申诉。想想川大博士生的例子,学校不会承认所有考生的说法都是真实的。
至于2023年的考研题目,早已拟定完毕。通常,考研题目会在考试前两个月左右完成,所以目前应该已经准备就绪,距离考试大约还有一个月。你应该关注自己的复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