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动力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理化技术研究所能源动力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我认为在考研的四门课中,最不用担心的就是政治。考研政治就是在考国民教育和爱国主义,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的一个事实。我也是在十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刚开始就是疏通一下知识点,把相关的内容浏览一遍,在十二月分之前根本不用太使劲准备政治的简答题,把时间多分给其他科。在考研前的一个月,序列三序列四什么的出来了就去买来看,我还买了肖秀荣的终极预测4套卷和冲刺8套卷。都是主要看选择题,今年有几道选择题就命中了。建议大家多把时间花在选择题上,我大概到了十一月份快十二月份的时候才开始有针对地准备分析题。
考研数学方面:
初次翻开全面复习书籍,可能会感到吃力,遇到许多难题,这是很常见的经历,不必沮丧,要有耐心逐步推进。到了第二轮阅读,你会发现大部分内容已经熟悉了。暑期最好能完成两次《复习全书》的通读,若时间紧迫,至少确保高数部分过两遍。首次阅读时需仔细研读,尽量亲自解决每个例题,每章节末尾的习题也要一并完成。在初读过程中,记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题目。第二轮就专注于这些标记的题目。第三次阅读大约在12月初开始,这次主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定理。我想特别推荐一本李永乐的660题,尽管难度较高,且考试中不太可能出现类似题型,但它对巩固概念和定理的理解极其有益(特别是选择题,如果时间有限,建议首选看这部分)。这本书精准地揭示了我们常犯错误的地方。我也三次完整地研读了这本书,有些题目甚至反复琢磨。第一次做660题是在看完《复习全书》第一遍之后,同样标记出错误和有价值的题目,但我没有深入做微积分填空题部分,觉得这部分并不十分必要。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我减少了660题的使用,因为虽然它有助于深化理解,但并非理想的应试训练材料。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无需过于紧张。但学英语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整个备考阶段持续努力,一刻也不能放松。我最早开始准备的就是这一科,大约在四月初,我在正式复习之前先尝试做了去年的英语真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以便我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二是让自己熟悉考研的试题类型和难度。关键在于均衡,要平衡地处理四大板块:大阅读、翻译、排序和作文。在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这四个部分都应该给予同等重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文的提升空间最大,因此,你可以在接近考试的后期专门加强作文训练。至于完型填空,我没有深入研究。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复习一下,否则可以忽略,因为它所占分数较少,且很难确保高正确率。即使随便猜答案,成绩与精心准备也相差不多,所以在“投入产出比”上并不划算,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题型。但请记住,翻译和排序极其关键,其“投入产出比”甚至可能超过大阅读。许多考生失利的原因就在于这两部分做得不好,或者没有分配充足的时间去完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工基础主要涵盖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这两条基本定律是整个学科的灵魂。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告诉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理解和应用这个原则,对分析和设计任何能源系统都至关重要。第二定律则是关于熵增原理,揭示了自然界不可逆过程的方向性,这对理解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有深远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不仅要熟练掌握公式推导,更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凭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计算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凭对卡诺循环的学习,能理解理想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极限。
热力学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体积等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P-V图和T-S图上的表示,都是需重点掌握的内容。这些图表帮助直观地理解热力过程,并在工程中进行热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大家首先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特别是那些复杂的问题,它们往往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热力学的深度和广度。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巩固记忆,防止知识遗忘。
我还发现,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式。凭与同学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甚至可能发现新的解题思路。教授的讲解和答疑时间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能提供专业的见解,帮助避免误解和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