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技术与方法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文技术与方法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技术与方法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二月直至考试前夕,我把半天的时间用于复习政治,以往则是每晚投入两至三小时。关键在于领悟其核心理念,并串联起各个论述的主要论点。在最后的十五天里,我购买了两本精简版的小册子,分别是28道题目和中挺的关键考点预测。我以为小巧的资料易于掌握,以为足以应对考试,但实际上记忆是个大工程。在最后一周,我还添购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模拟试卷。毫无疑问,红宝书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料,应尽可能多地研读。如果感觉基础薄弱,可边阅读边做选择题,肖老师的1000题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时间紧张的学生,风中劲草是一本值得考虑的教材,尽管存在一些错误,但它结构分明,利于背诵。至于主观题部分,通常分数差异不会太大,后期的冲刺课程已经绰绰有余。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是个持久的过程,对于初次备考研究生的人来说,一年的复习时间较为理想。建议在7月以前先通读课本和复习资料,然后8月至9月进行深入复习,这期间结合复习资料和李永乐的660题进行练习,用以发现知识盲点并及时整理错题,以便自我反思。这些错题和反思将在未来的考研路上大有裨益。平日里,你可以经常重做这些错题,尝试纠正原先错误的解题思路。虽然660题的难度较高,犯错多也无需焦虑,其目的正是为了找出不足之处。10月起,历年真题纷纷问世,选择一本进行演练。你会发现,05年以前的题目因讲解过多而失去新鲜感,因此,专注于近十年的真题(保留部分用于12月最后冲刺)就足够了。同时,错题整理和反思仍是每日必修课。接下来的11月和12月,可挑选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如张宇的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它们的难度较高,可能让你感到挑战重重,但请保持毅力。最后一个月,重点应是反复做套卷、整理错题、深思熟虑,以及不断填补知识漏洞。在此期间,依据个人复习进度,合理安排时间,系统性地回顾整理过的错题,这项工作直至考研前夕都应持续进行。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忠告是:越早准备越好。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但是一定要保持阅读/背单词的习惯。研究生英语不仅是考试,也是为了之后的学术做准备(考研词汇甚至不够),如果觉得专门学英语太麻烦,最好是看本专业论文。我用的参考书只有两本,按顺序是:l张剑《阅读理解150篇》(其实只有100篇),可能因为先拿这个上手,所以觉得难度比真题大,所以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先做真题再做这本;l《历年真题》,选择题一共做了两遍,从十一月开始,每隔一两天一套,保持手感。后期每天至少一套也就是4篇阅读,不要太纠结正确与否,但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比如阅读要带着问题去看文章,一是找关键词,二是定位,三是排除迷惑选项,这里就体现出单词的重要性了,如果你能认真做几年真题,就会发现,每年你不认识的生词难词都很眼熟,多看多记,自然就熟悉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基础知识是电子学的基础。你需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注重理解并应用电阻、电容、电感的串联并联计算,以及电源模型的转换。
深入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模拟部分主要涉及运算放大器、晶体管等基本元件,需熟悉它们的工作特性,并能设计简单的放大电路。数字部分则涵盖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理解和使用这些元件进行逻辑设计是关键。
再者,信号与系统的学习也是电子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如何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对解析天文信号非常有用。掌握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以及稳定性分析,有助于评估和优化天文观测系统。
实验技能的培养不容忽视。凭动手做实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无论是电路搭建、信号测量,还是数据分析,都需在实践中不断磨练。
学习电子学基础,除了课本知识,还应关注最新的科技动态,比如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新型电子器件的应用等,这些都能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多参与讨论,向老师和同学教,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建议你定期复习,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形成系统性的理解和记忆。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高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