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公共管理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在政治领域有一定基础的人文科学学生,我发现学习政治并不感到困难,也不必投入大量时间。我认为肖秀荣的政治复习资料已经相当完备。从备考的第一天起,我就习惯每晚抽出一些时间阅读知识讲解,但这阶段不必急于强记,因为硬记的信息也容易遗忘。最好是保持冷静的心态,边看边思考,并结合做1000题来加深理解。到了12月左右,我才开始逐步记忆专门的知识点小册子,并与后期的四套卷和八套卷相结合,确保理解选择题并熟记简答题内容。同时,关注时事政治也很重要,利用碎片时间浏览新闻以保持敏锐度。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意味着要持续跟紧教材,每天阅读并结合练习。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薄弱,可以从一开始就查阅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地深入教科书,并完成课后习题。之后再逐渐过渡到全面研读全书。暑假过后,可以开始尝试做试卷,比如张宇的和双李的模拟卷。这些模拟题的难度比真题高,能帮助你掌握更多策略。完成模拟卷后再做真题,你会发现大部分题目都能解决,尽管有些还需要时间积累。起初,你可能会困惑于数学的各种解题方法,但渐渐地,你会意识到其实方法也就那么几种,掌握它们并不难。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从4、5月开始学习数学和英语是适宜的,只要脚踏实地,完全可以应对。有人反映全书内容较为零散,虽然知识点覆盖广泛,但体系性不足,看完一遍可能记住的内容不多。张宇的18讲据说更为系统,你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参考。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不足之处在于写作,尽管考试前做了大量练习,但考场上的表现仍然不尽人意(事后反思,可能是训练量不足)。这表明,在高压的考试环境中,要撰写出一篇水平较高的作文,并且要求一气呵成、少有涂改,确实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对于英语写作,市面上有很多作文指导书籍可供借鉴,但我推荐不要仅仅依赖机械地背诵模板,而是应该亲自尝试构造句子,我将其称为“模式句”。多动手写作,灵活应用,这样你才能应对各种类型的作文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土地资源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你需了解什么是土地资源,它的构成、性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土地资源的分类体系,包括自然类型和经济类型,这将有助于你从不同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如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用地的地域特征,能帮助你构建全面的土地资源图景。
学习并熟悉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技术。这部分内容包括了实地调查、遥感技术、GIS应用等多个方面。实地调查要求具备基本的野外工作技能,如地形测绘、土壤取样等;遥感技术则需理解其原理,能解读卫星图像,判断土地覆盖变化;GIS的应用则需熟练操作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
再者,关注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与问题。凭对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案例的研究,理解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如土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供需矛盾等,并探讨解决策略。这不仅需理论知识,还需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课堂学习与自我研读相结合最为有效。课堂上积极互动,把握教师讲解的重点,课后凭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深化理解。实践操作同样重要,尝试参与一些土地资源调查项目,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期复习和做题也是巩固知识的好办法。凭模拟试题或历年真题的练习,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